退出长者模式
以“山水城河”织就新江南诗意画卷 ——常州经开区开展重要景观视廊管控研究
发布日期:2025-03-31  来源: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景观视廊是城市中眺望标志点的视线廊道,对凸显城市特色、加强认同感、打造城市游线活动与名片等有着重要作用。常州经开区作为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将生态文化、城市风貌、空间品质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基因。近期,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将围绕"芳茂山—宋剑湖—大运河—东方云湖"等核心要素开展景观视廊管控研究,以"山水城河"立体框架重塑江南水乡的视觉脉络,着力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产业新城特色景观体系。

一、锚定"山水城河"基底,构建"多核联动"视廊格局

研究以芳茂山自然山体、宋剑湖生态湿地、大运河文化水道、东方云湖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等为空间锚点,创新提出"一山定势、一湖点睛、一河融城"的视觉网络架构。根据视觉原理并借助三维实景模型,辅助分析等手段,兼顾现实与规划,分析提炼常州市经开区重点景观视廊,拟划定芳茂山远眺、宋剑湖天际线的"山水对话走廊",芳茂山-城景互望视廊、大运河-城景互动视廊、东方云湖城景视廊等若干"城河映山走廊"、"水韵观城走廊"等特色景观视廊。

二、深挖文化基因,彰显"经开水韵"特色

在视廊的划定中注重历史文脉的现代转译。在芳茂山-城景视廊视域内强化山体轮廓线感知以及白龙观、大林寺等特色建筑的视觉标识性;宋剑湖片区注重"圩田水网"传统肌理的结合运用,打造具有江苏水乡田园风貌的生态视觉前景;大运河沿线结合戚墅堰工业遗址,结合等工业遗存开展景观视廊观景点选点,助力使千年漕运文脉与百年工商基因交相辉映。传承赓续经开区历史文脉、彰显经开区现代产业新城的景观特色。

三、创新技术赋能,引导多维观景体验

结合三维实景模型,开展多维研究,建立分时段、分季节的视觉管理机制。晨雾中的芳茂山云海、夕阳下的宋剑湖鹭影、夜色里的运河灯影、四时风光各不同的东方云湖均纳入视觉保护范畴。挖掘公共空间观景平台、观景点、开发地块等潜在的观景资源,积极拓展观景面与培育未来的经开区“打卡点”,切实实现提升经开区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特色与风貌。

四、实施管控并举,护航视觉可持续发展

强化景观视廊管控,建立健全传导机制。借助规划要求控制法、实景效果模拟法、参数借鉴法等方法明确视廊划定范围,甄选经开区应该管控、值得管控、可以管控的景观视廊,结合视廊内用地与各类要素情况,明确分区管控的要求。并通过详细规划进行传导与落实,助力新时代精细化规划管理,有效提高建设管理效能,促进视廊管控可持续发展。

常州经开区拟通过"山水城河"景观视廊的系统构建,奋力书写"产业强区"与"诗意栖居"的双重答卷。以视觉叙事重构空间秩序的创新实践,延续"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历史记忆,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为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经开样本"。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