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经开区公共卫生工作紧扣“预防为主、健康经开”目标,聚焦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筑牢防线,优化服务,普及预防理念,为居民健康构建坚实屏障。
倾听民意答好“必答题”,重点人群服务落地有声
(一)生育支持体系持续完善。积极构建经开区普惠托育格局,上半年全区新增托位数60个,开展托育知识进社区30场;大力发展社区普惠托育,遥观剑苑社区新增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推进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服务全覆盖;宛沿河幼儿园、刘海粟幼儿园积极创建市级普惠托育机构;横山桥镇卫生院优化内外环境和服务流程,新建以患儿为中心的科室诊疗模式,不定期开展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创建儿童友好医院。
(二)公共卫生服务不断优化。横山桥镇卫生院创建省级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完成慢病初筛3000人,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二筛300人;落实“体重管理年”,依托运动健康指导门诊,通过与全民健身中心合作,根据超重与肥胖等重点慢病人群特点,对症下药,已完成运动防治慢性病训练2700人次;上半年预拨两批2025年度基本公卫经费共计2564.286万元。
(三)重点人群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面启动全区老年人健康体检,首次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卫,制定区级实施方案规范工作流程,依托武进-经开公联体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截至目前体检人数27196人,慢阻肺筛查23093人,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33205人次,个性化签约63.06%。重点人群签约55860人次,签约率40.18%,新建家庭病床105张,整体工作保量增质,稳步推进。
稳中求进持续“兜底线”,公共卫生体系日臻完善
(一)疾病预防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区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10种共计271例,死亡2例(艾滋病),发病率为67.13/10万。现场处置疫情24起,累计流行病学调查167人,采样234份。立足“精神卫生服务年”做好重精管理,做好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精防工作的现场技术指导,横山桥人民医院创建精神科门诊,重精管理核心5项指标—在册患者检出率为4.97‰、规范管理率96.56%、规律服药率89.60%,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94.71%、面访率95.95%、体检率9.88%持续向好。
(二)妇幼工作进一步细化。筑牢母婴安全保障防线,更新完善经开区孕产妇和新生儿评审专家库,上半年产前筛查率98.76%,区内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重点出生缺陷筛查完成全覆盖,孕产妇管理965人,上半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事件。儿童孤独症初筛12426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200张,为450名初一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完成2025年“两癌”免费筛查8761人,孕优检查累计完成308对,其中婚检孕优一体检查227对。持续推进好孕行动,已为42名(105人次)备孕困难妇女提供免费卵泡监测服务,为8对符合条件的不孕不育家庭提供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支持。深入开展早孕关爱行动,全区3家助产机构均已设立早孕门诊。
(三)职业健康进一步强化。开展职业卫生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企业1554家,完成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企业192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卫生监督联合卫生协管对过往非法行医查处点位24处一个不漏,上半年查处各类非法行医举报18起。规范医疗行为与提高医疗质量,对全区5家基层医疗机构、35家民营诊所、全区7家健康体检机构开展一轮全覆盖督查,对发现问题立时整改。
精准发力打好“优势牌”,健康生态共建共享
(一)“经彩健教”项目品牌建设亮点纷呈。以国家卫健委“时令节气与健康”、卫生健康主题宣传日、“心光之旅”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为三大主线,开展健教活动260余场,逐步实现阵地与形式的双创新,内容与受众的双丰富。统筹区公卫中心、各基层医疗机构、各乡镇街道等机构,协同区教育和文体旅局、政法工作部等部门,创立视频号,将宣传栏和新媒体手段结合,多渠道、系统化的推进健康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
(二)“心光之旅”系列活动从中高考启动。5-6月聚焦中、高考青少年人群,在2所高中、4所初中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共计6场,受众2000余人次。借助横林镇“横健康”卫健服务品牌亮相开展“心光之旅”心理健康宣讲进企业,逐步打造心理健康宣讲进企业横林模板,后续重点逐步覆盖学校师生、企事业职工、社区老年人三类群体。
(三)资源整合深化武进-经开公联体合作。深化武进-经开公联体合作模式,借助区域合作平台,上半年以重点领域专家培训为主,召开卫生监督协管员、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服务依法执业、医务人员不良行为记分工作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4场培训,解读操作规范,分析执法要点,进行现场操作演示,有效提升各类服务规范性、可操作性。
下半年,经开区公共卫生工作将聚焦强保障、补短板、促联动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健康是民生之本,更是幸福之基,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