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凌晨一点,“穿梭”在经开街头的“摆渡人”
发布日期:2020-04-08

凌晨1:00的常州街头空空荡荡,一辆开着车窗的桑塔纳在午夜街头行驶。这是一辆特殊的“转运车”,两个多月来,它时常这样在路上“兜风”。司机是戚墅堰街道综合执法中队队员司伟明,他的身旁坐着另一位执法队员何荣卫。“境外回常的人到了吗?”“还没消息,再等等吧!”打完电话,司伟明紧了紧身上的防护服,继续耐心等待。

“转运车”承担的任务是从火车站、高速路口等接驳点接回国内重点地区来经开区人员和境外来经开区人员。自2月2日以来,司伟明、何荣卫便有了一个新身份——转运员。每日,他们先到单位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再一起出车,将需要隔离的人员接至经开区。防护服很薄,里面的衣服不能太厚,否则可能会把防护服扯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转运车里不仅不能开空调,还要开窗通风。2月初还没有回暖,这对两人是个不小的考验。不仅如此,转运工作没有轮岗,必须24小时随时待命。穿上防护服后,不能上厕所,不能进食。

每当在接驳点接到人后,司伟明、何荣卫就要安排他们完成一系列检查流程,核对并填报健康信息、拍照上传、手部消毒……“将他们送至经开区集中隔离点后,医护人员将他们带到隔离房间,我们才能安心离开。”何荣卫告诉记者,接下来,两人会把车开回指定消毒点消毒,脱掉防护装备,扔进医疗废弃物垃圾桶,给自己洗手消毒。至此,一次转运工作才算圆满完成,两人稍事休息,随时听候调度,准备下一轮转运。

“并不是每个转运人员都能配合,有的人不太理解,认为自己不发热,不需要隔离观察。”转运过程中,两人不仅要负责接人,还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在路上,我总是主动和他们交流,聊着聊着,大家熟悉起来,也就能理解我们的工作了。”司伟明笑着说。

从前期转运国内重点地区人员,到如今转运境外人员,两人的工作任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我们只需要把这些人员点对点送到社区进行居家隔离。后来,随着境外来常人员增多,航班时间的不确定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前几日,司伟明、何荣卫接到通知,前往指定接驳点转运一名境外回常人员。由于入境检查时间不确定,为了能第一时间接到人,他们穿着防护服在停车场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凌晨3点,他们才将人安全送至集中隔离点。

“最忙的时候,一晚上就接到了3个转运任务。这么多天以来,转运工作一直在优化,为了让各个节点更好衔接,大家都在满负荷工作,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司伟明和何荣卫告诉记者,早日战胜疫情,能回归原本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