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经开区铁腕整治黑臭河道
发布日期:2017-10-13

绿水青山是经开区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发展优势。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辖区内不少河道变成了黑臭的排污沟。这些黑臭河道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经开区提出在三年内完成90条黑臭河道的整治,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经开区范围内黑臭水体,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区域河道“不黑不臭、管理到位、功能达标、岸线优美”的目标,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助力。

今年,一场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正在经开区全面展开。

9条黑臭河道年内变身

近来,住在芦花沟附近的村民发现,河流中浮萍不见了,河面干净了,河岸边还修筑了岸坡……“现在的芦花沟和过去大不一样,水不再发黑发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周边村民的居住环境。”家住芦花沟附近的村民王佳昌对身边的河道整治赞不绝口。

芦花沟的新变化,是经开区河道综合整治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经开区投入约6800万元,启动河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覆盖横林、遥观和横山桥3个镇,包括芦花沟、红星河、农场浜、省庄河、团结河、革新河、潞横河、环山河、芙蓉河等9条河道,到12月中旬实现水清、岸美的华丽转身。

芦花沟位于横林镇,东起红星河,西连武进港,全长1.92公里。此前,因为沿线区域缺乏市政管网,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部分企业偷排化工废水,造成河道水质长期处于黑臭状态。经开区因地制宜制订整治方案,通过河道清淤、雨污分流、水质净化、建设生态护坡等措施,芦花沟基本实现水清无味。

据介绍,截至9月中旬,已完成了革新河、红星河、芦花沟、省庄河、农场浜等6条黑臭河道的整治。

一河一策科学推进整治

“经过前期对沿河各点的摸排,发现河道周边市政管网配套不完善、河道沿线两岸村民生产生活污水和企业废水等直排入河内等问题,造成水体常年黑臭。”经开区农村工作局局长张浩介绍,为此,河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进行河道清淤、岸坡修复;二是对沿河近150家企业工业废水直排问题,通过铺设污水管网截流方式,从源头上实现控污截污,同时配套建设截流泵站8座、换水泵站2座;三是实施人工湿地和设置生态浮岛,生态修复水体水质。

各条河流的黑臭原因各有差异,经开区遵循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坚持一河一策,根据每一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制定其独有的治理策略,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比如,遥观镇建横河黑臭原因是河道淤积、水体流动性差、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具体对应的措施是河道清淤、加强换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横山桥镇鲤池荡黑臭原因是河道淤积、水产养殖、工业点源,对应的措施是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污水接管。”

推行“河长制”实现长效管护

9月26日,戴国宁像往常一样到芦花沟进行巡查,他是这条河的“河长”,肩负着守护河道的任务。他说:“治水不易,护水更难,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芦花沟永远清澈迷人。”

单一治河只治标,水岸联动才治本。张浩说:“不从源头上消除两岸的污染源,单一的河道整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经开区加强水岸联动,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大对河道及岸边的巡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污水、私接管道及偷倒垃圾行为。”

如今,辖区内每条河道均在显著位置竖立了“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各级党政领导分别担任区、镇、村级河道“河长”,对河道日常管理、水环境持续改善承担领导责任,并严格考核问责,保障水质稳定,实现河道的长效管护。

黑臭河道整治不是“一次性”工程,“碧水蓝天”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经开区治理黑臭河道的脚步不停,年底计划开启河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以实在的行动持续改善水环境,铺陈出产城融合的动人画卷。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