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戚墅堰:防汛与生态兼顾 宛沿河打造河道治理“新样板” |
发布日期:2020-08-24 |
河道宽阔水清,河堤草坪连片,作为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民生重点工作之一,宛沿河水清岸绿的治理效果已现雏形。 晌午刚过,家住湖港名居的曹新莲出门消食。家门口这条原本难闻的断头浜,如今焕然新生,成了全家人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居民曹新莲告诉记者,现在这水变得清澈了,不像以前一股臭味,现在没有臭味了,现在来公园逛的人也特别多了,每天晚上去的人特别多。 “自从河道改进过以后,河水变清了,小朋友他们也愿意到公园这边去来看看,玩玩。”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居民陆路表示。 宛沿河位于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起点是中吴大道、讫点是宛沿河泵站,河道长度0.88公里,平均口宽24米,由于不连通河流,河水流动性较差。为了提升河道水质、增强防汛功能,2018年以来,街道对宛沿河河道、周边沿河居民区进行排查整治。其中,新建了宛沿河泵站,有效增强内外水源联动。戚墅堰街道建设局科员刘勋告诉记者,“主要是将宛沿河与京杭大运河进行一个物理分隔,同时泵站具有排涝的功能,保障宛沿河周边居民区的防汛安全。” 目前,总投入300万元的宛沿河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对河道进行局部河道清淤,增设安装曝气增氧、水面喷泉、布置生态浮岛等。与遥观镇协调,对湖港排涝站实施截污提升改造,减少入河水量和频次。同时,在中吴大道雨水管道末端建造截污井,将雨水管内溢流污水与初期雨水提升至中吴大道污水管网。“下一步我们的想法是,还是想通过观湖路改造工作实施,打通宛沿河与宋剑湖相互连通,这样彻底解除我们这条河的断头浜治理难问题,让水流起来活起来,也创造良好的环境,打造生态河道,造福我们周边的老百姓。”戚墅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尧介绍说。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