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街道“援法议事”活动,全市优秀范例! |
发布日期:2022-12-30 来源:戚墅堰街道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今年以来,戚墅堰街道发挥典型作用,落实组织保障,深化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实现7个社区全覆盖。《“周五圆桌”议事会》成功入选常州市“援法议事”活动优秀范例!
“周五圆桌”议事,议好“五治”融合 “周五圆桌”坚持政治强引领,践行“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圆桌作为基层服务群众的“根据点”,结合党建活动,提供全面服务,推举18位党员成为圆桌会的主心骨;激活自治传动力,形成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服务共推,民主提事、网格议事、合力办事、居民评事的自治特色,加强自治组织的工作能力,提高基层自治水平;依托法治为保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借助“三官一律进网格”“社区法律顾问”“法治直播间”,引导居民树立法治思维,巩固“枫桥经验”成果,实现矛盾不上交、解决在基层,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有序环境;确保德治润民心,注重发挥乡贤党员的标杆作用,为群众树立模范,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文明新风尚,开展道德家庭户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构筑智治新高地,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智能烟感装置,预防厨房小火灾引起大危险。在无物业小区推进智能充电桩,杜绝“飞线”充电隐患。 “周五圆桌”议事,解决民生实事 戚大街社区老旧小区多,社区共划分为5个网格,常住人口7300多人。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社区网格员深入到居民群众中了解的社情民意,通过“放大镜”发现问题苗头、“显微镜”分析问题症结。网格员及时在“周五圆桌”议事会上通报,把问题处置在早、在小。社区建立网格邻里微信群,借助“警网微信群”,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发现矛盾问题132条,加强数据分析研判。通过“周五圆桌”载体,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周五圆桌”聚民心、巧化解的做法被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 “周五圆桌”议事,完善权力规则 进一步厘清社区事务权力边界,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制定三大类24项社区事务的小微权力清单在内的“援法议事”事项清单,限定协商议事范围,确保依法行权。将社区事务“法治化、清单化、流程化”,为“援法议事”的开展与行政权力的行使提供法律依据。利用社区法治宣传栏、法治大讲堂等法治文化阵地,公开“援法议事”各类清单,扩大活动效果,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了解并参与“援法议事”,把具体事项放在“周五圆桌”会上讨论,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等专业人群参与,让居民对商议事项有更为全面、透彻的认识,以做出最为合理的决定。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