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喜看“黑水”变“清流”
发布日期:2023-03-14  来源:遥观镇

三月,遥观镇立新河畔春意正浓。这条流经薛墅巷村、留道社区的昔日“黑水”,经过污水综合整治,变身成为承担引水和排水功能的“幸福河湖”。

立足河畔,欣赏着白鹭低飞、鱼翔浅底的曼妙春光,77岁的薛墅巷村村民周敖德感叹道:“怎么也想不到,几年前臭烘烘、惹人嫌的河水,能变成现在这样!”

薛墅巷村下设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达2000多人。此前,由于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村民们的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接排入立新河。不仅如此,薛墅巷村附近的机电产业园内,上百家工业企业的污水都直排入河。水质急剧恶化,连带着村民们的生活也遭了殃。“天气一热,臭味扑鼻,我们一打开窗户就能闻见。”周敖德说。

而这一现象,随着遥观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启动,有了明显改善。自2020年以来,遥观镇共投入4235万元,建设管网、泵站、设施等;新建和提升4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93套,出水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从依托相对集中出水口做污水截流,到设计农村污水进入主管网,再到因地制宜安装分散式和相对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如今遥观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是根据人口、周边企业等污水排放量设置的。污水治理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是治污思路,还有群众的参与程度。“我们组建了一支治污队伍,由镇生态和农村工作局2名工作人员、每村1名联络员组成。”遥观镇生态和农村工作局副局长梅建冬介绍,各村联络员负责巡查和问题反馈,镇生态和农村工作局工作人员则负责统筹调度、设计污水治理方案,从而形成网格化联动机制。

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分散处理、达标排放……一套污水治理“组合拳”打下来,一条条“黑水”变成了“清流”。如今,薛墅巷村的5个自然村全部接上了污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村村都有”;机电产业园内所有企业均接入污水主管网,实施雨污分流。一股股清水从各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口流出,流至立新河中。“正是污水治理让生态环境焕然一新。”薛墅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景伟倍感欣慰,他透露,如今,立新河的生态水位满足率达100%,鱼、虾、螃蟹种类丰富;去年,立新河还入选了市级示范“幸福河湖”。

10公里外,前杨村陈家塘村村民徐培华看着家门前的清澈河塘,很是舒心。“飘着浴室‘白水’和烂菜叶子的河塘一下就变清了、没味了。”针对村里大小河塘淤泥堆积、发黑发臭、管道堵塞等问题,近年来,前杨村新安装了2套相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6套生活污水提升泵站,辅以污水管网铺设、生态木桩护岸、河道清淤疏浚。“村民们的生活污水需经过设施处理后才能排入河塘,企业污水必须接入东方前杨污水处理厂。”前杨村党委书记杨军透露,前杨村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

截至去年底,遥观镇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全镇119个自然村已治理103个,自然村治理率达86%,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8%。“下阶段,我们将加快设计未治理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为实现自然村治理率100%做好准备。同时,跟进污水处理设施维护工作,改善相对老旧的设施。”梅建冬表示。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