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庄村:盘活生态资源 提升产业价值 |
发布日期:2023-04-03 来源:遥观镇 |
春日融融,走进遥观镇渔庄村,578亩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田地四方端正,沟渠纵横有致,机耕道路笔直通畅,宽敞平整的道路,波光粼粼的水塘……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渔庄村党总支副书记马军的记忆中,20年前的渔庄,是一个十分闭塞的村庄。它地处遥观、洛阳、礼嘉3个镇的交界处,村里都是泥土路,而且最宽的路也不过3米。近3000亩的村域面积,工业用地仅87亩,村民们以种田、做坯为生。虽然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但是,由于村里经济条件差,群众卫生意识淡薄,整个村庄环境并不漂亮,甚至门前屋后鸡鸭成群、杂草丛生,河塘里到处都是漂浮物。 近年来,遥观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打造一批人和景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示范点。渔庄村抢抓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发展定位,持续开展特色田园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现代化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的乡村振兴之路。渔庄村的变化,66渔庄村的变化,66岁的村民周国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原本家门口零星农田、菜地已经荒废了很久。现在村里景色变好了,散步时还能欣赏稻田美景。” 去年,渔庄村着手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578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盘活了闲置土地、修建了田间道路、安装了灌排渠系、新增了尾水净化系统。马军说:“这是村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我们一方面邀请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高标准农田,通过机械化、智慧化种植,让良田‘生金’;另一方面引进高校教学,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实验田’,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年渔庄村还将实施“精美小菜园”项目,进一步盘活农村的闲散土地,让沉睡的乡村资源散发新活力,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荒废土地”变“生金良田”,为渔庄守好“粮袋子”“菜篮子”增添了底气。 置身于绿树成荫的村庄,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是一副建设“水乡文脉,康养渔庄”的远景:渔庄村将围绕生态康养、连绵水系和农业资源,将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汇聚江南水乡之特点,依托便捷化水陆交通、立体化服务、打造成为遥观镇美丽水乡的代表名片。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