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微心愿,传递爱与暖 |
发布日期:2025-02-28 来源:遥观镇 |
这个女孩的心愿:穿上心爱的裙子回校园 因为生病,她3年里3次休学。小伙伴们想念她,她也无时无刻不想着重返校园,“等身体好了,继续回学校考年级第一。” 还有女孩子的专属梦想:一定要穿上最喜欢的裙子。
如果身体一切正常,16岁的小南(化名)应该坐在敞亮的高中教室里,和同龄孩子一起听课。可是因为生病,她3年里3次休学,无奈地停留在初中一年级。 小南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好,但是有母亲每天陪伴在身边细心照顾,有父亲起早贪黑跑货运赚钱的无私付出,她坚信:虽然身体还不给力,依然要幸福地活着,活出最美的样子!等身体好了,继续回学校上课! 医生说她可能要“截肢” 小南的生活轨迹是从2022年2月底开始改变的。开学后半个月的一天晚上,放学后,她和同学们边说笑边走,不小心踩到同学的鞋后跟摔了一跤。当晚没有大碍,第二天正常上学,她还参加了学校的晨跑,在上楼梯时又摔倒了,左边大腿部位肿了起来,疼得直流眼泪。 去医院一查,拍片显示疑似骨肉瘤,又做了CT与核磁共振,终于在南京的医院确诊了,医生说可能需要截肢。 “那段时间,孩子吓得连着几天没吃饭……”,摸着女儿柔顺的长发,王乐芳说当时她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女儿的腿,于是夫妻俩陪小南往返南京和上海,终于医生给出了好消息:手术切除病灶部分,结合化疗和保守治疗,不用截肢! 就在小南于当年9月回校上课不久,她突然开始经常流鼻血,诊断为血小板太低,于是开始了“治疗——回校上课——继续治疗”的循环。今年1月期末考试结束后,医生说怕内出血,不能剧烈运动,建议她卧床静养,于是她又一次休学了。 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重返校园
2月19日,小南收到了连续的惊喜:先是作为班级英语和音乐课代表,收到了学校颁发的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两张奖状,还有“班级语文(英语、历史)单科状元”奖状,更有同学们自发送的中性笔、手工折成的10多个纸星星、水晶球、钥匙扣、漂亮本子等小礼物,祝她早日康复。
读着这张祝福卡片,小南又想起了这个和自己很像的女生:“她对外人内向,对我很开朗乐观,就喜欢找我问题目,同桌时问,换座位了还跑来问,还让我努力,争取下学期拿5个第一!我已经答应了。”看着一张方形的水彩笔画大海,小南说画画的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姑娘,两人之间经常互相帮助……
为了让女儿保持乐观心态,在小南自学之余,王乐芳会陪她外出散步,带她跟已经上高中的旧同学聚会。 “我们还经常有联系,大家都还记得我,都会把生活中的开心事告诉我。有时大家还会来我家里看我,让我快点好起来!”小南说,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重返校园,见到可爱的同学们。 “等身体好些,一定让她穿上最喜欢的裙子。” 在小南的卧室里,有一面装着透明玻璃的衣柜,里面挂着一件淡蓝色的迪士尼公主裙,平时看书、散步累了,她会和妈妈把裙子拿出来,摩挲着裙边精致的饰物。 “这是孩子爸爸春节前下单的,纯手工订制的,前两天刚送到。因为天冷不好穿,只能挂在衣柜里,她都眼馋死了。”在王乐芳眼里,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穿着漂亮的裙子,参加学校和班里的文艺汇演,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快乐天使。
而小南这次的微心愿,就是想要一条小裙子。 “我喜欢萝莉装、泡泡裙、公主裙什么的,但是以前都是穿校服,没机会穿……裙子下摆一定要长过膝盖,我腿上还有手术后留下的伤疤,不能完全消除,这样可以遮一下……”小南轻声细语地说着。 小南说,她憧憬着,穿着美美的裙子,和同学们去聚会。 这个男孩的心愿:为爸爸妈妈要台冰箱 爸爸妈妈说,最大的抱歉,是没给儿子好的成长条件。获评“江苏好少年”的他,把“回报父母关爱”深深藏在心中。他利用自己专长投身志愿服务,他要做妈妈背后的小男子汉。他的“微心愿”让妈妈惊讶又暖心。
2月22日下午1点半,52岁的邹琳(化名)回到宋剑湖社区的家里,提着从打工的快餐店里拿回来的午饭。看到16岁的儿子小林正在做作业,原本疲累的面色瞬间换成了开心的笑意,拿起一个桔子塞进小林的手里。等小林做完作业,发现妈妈去热菜了,便拿起拖把拖起地来。在邹琳的再三催促下,小林才放下拖把,回房间去看书了。 “我得了癌症,孩子爸爸中风瘫痪,留下了癫痫后遗症,没能在小林的成长之路上帮到忙,反而拖了他的后腿。有时想到自己就绝望,可想到儿子又觉得充满希望。”邹琳的手机屏保就是小林的照片,每每拿出来看一眼,就又充满了干活的动力。 孩子从小都是穿的旧衣 邹琳和丈夫从安徽老家来常州20多年了,一直在工地上打工。在小林出生10个月后,丈夫突然左半身中风瘫痪,虽然还能勉强走路,但失去了劳动能力。她不得不留在家里照顾父子二人。“一边靠父母和亲戚朋友接济,一边靠社区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资助,我们一家才撑了下来。”谁知10多年前她又被查出结肠癌,去年还因子宫肌瘤住院,动了2次手术。 从小到大,小林穿的几乎都是别人的旧衣服,惟一的新衣服就是校服。“今年春节也没有新衣服、新鞋子,我说给他买一件新衣服,孩子马上反对:我穿校服就好了,钱留给爸爸妈妈用……”说着说着,邹琳的眼角就湿了。 邹琳和丈夫觉得他们是“不合格”的家长:
他一直很努力想让父母以他为荣 小林说自己小时候曾问过外公:为什么我的爸爸会瘫痪、妈妈会生病?让外公伤心了好久。现在他不问了,因为“我长大了,一定要回报父母给我的关爱”。 2020年时,邹琳闪了腰,摔倒在地无法动弹,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全靠小林忙前忙后,帮着买药、端饭、做家务,还要为父亲送饭、搀扶他洗澡、帮着搓背……虽然承受了远超同龄人的生活压力,小林的学习成绩依旧优秀,还在当年百万少年争当“江苏好少年”展评活动中,被江苏省少工委表彰为“江苏好少年”。
“从小到大,妈妈就告诉我,我们经常得到好心人的帮助,要心怀感恩回报大家。”小林说妈妈只要有空就会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帮着干活打下手,维持现场秩序等,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寒暑假都会参加志愿活动:在社区写春联,因为字好,引来众多居民排队;辅导低年级孩子写书法、做作业,因为认真负责受到孩子家长们的肯定。 每次听到孩子们对他说“谢谢小林哥哥”,他就特别开心和自豪。 小林的“微心愿”,是为爸爸要台冰箱 小林的微心愿是想要一台小冰箱,因为父亲需要。 小林的心愿让邹琳既惊讶又暖心:“家里的冰箱,是三四年前租我家房子客厅开店的老板退租后送给我们的,制冷效果不好还时常坏。我一般早上五六点起床,帮小林爸爸弄好早午饭放进冰箱,中午他可以自己用微波炉热了吃。但冰箱坏过几次,导致菜馊了。去年10月修过后,修理工建议我们换个新的,再修就不划算了,这些话被小林记在心里了。” 小林说,再过几个月夏天要来了,如果能有个好用的冰箱,妈妈和自己就不用再担心爸爸吃不好了。
“窑窑有爱 益童成长”周末关爱经开志愿行动今天正式启动,为来自常州经开区遥观镇遭遇困境、生活困难的30位未成年人点亮“微心愿”。 一条裙子、一台冰箱、一套绘本、一辆自行车、一套学习用品、一只书包…… 这些“微心愿”来自常州经开区遥观镇30名未成年人,这些“微心愿”或许微不足道,却承载着生活困难家庭孩子们的梦想,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 今天,由常州经开区遥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遥观镇社会事务办公室、遥观镇妇联、遥观镇团委、常州晚报“周末关爱”栏目组联合发起并主办的“窑窑有爱 益童成长”周末关爱经开志愿行动正式启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崇德向善道德力量,一同为来自常州经开区遥观镇遭遇困境、生活困难的孩子点亮“微心愿”,传递城市温度,感受城市美好。 此次活动将为30位未成年人帮圆“微心愿”,我们诚挚邀请您成为这些“微心愿”的点亮者,如一束光照亮并温暖他们前行的路,一同凝聚向上向善的温暖力量。 1、扫描常州日报社“周末关爱”慈善基金二维码 具体操作步骤为: (1)扫描二维码,进入基金主页; (2)点击右下方“直接捐”,进入捐赠页面; (3)填写捐赠金额、捐赠人姓名(实名,或某先生、某女士,或网名)、联系方式等内容; (4)在捐赠人姓名后面,用括号注明本次捐赠乡镇名称“经开区遥观镇”,若是定向捐赠,请注明定向捐赠受捐赠人姓名; (5)捐赠后可下载捐赠证书、申请捐赠票据,如遇问题可咨询常州市慈善总会网络众筹部,电话:85600225(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 2、捐物:可联系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地址:遥观镇妇联(遥观镇政和路8号),联系人:周女士,电话:88707825、18915803932。 我们期待您一同参与,以温情善举,传一份爱,圆一个梦,暖一座城。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