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共筑绿色文明丨横林镇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 |
发布日期:2025-04-08 |
清明追思缅英烈,春风化雨启新章。4月1日,由横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余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承办的 “我们的节日・清明 —— 追寻红色践初心 绿色清明更文明” 主题活动,在冯仲云教育基地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作为核心要义,别出心裁地融入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内容,全力倡导绿色文明的崭新风尚。 肃穆缅怀,致敬不朽功勋。活动现场,氛围庄严肃穆。党员群众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纷纷齐聚于冯仲云雕像前。那一刻,所有人都屏气敛息,集体默哀,以此深沉的方式,向革命先烈冯仲云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敬献鲜花环节开始,一朵朵洁白如雪的白菊,被轻轻摆放,它们承载着人们无尽的哀思,宛如无声的诉说。在众人深情的追忆之中,冯仲云将军投身革命、一心矢志报国的英勇事迹,愈发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在昨天。 沉浸学习,感悟信仰力量。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参与者们满怀期待地走进纪念馆展厅。这里,珍贵的历史影像、泛黄的书信手稿以及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陈列,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让大家得以全景式回顾冯仲云将军那传奇般的革命历程。 从意气风发的清华学子,到驰骋沙场的抗联名将,将军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决绝。尤为令人动容的是,余巷村志愿者郑菁现场深情诵读冯仲云家书。那一字一句,仿若带着温度,铿锵有力地再现了将军 “为民族解放甘洒热血”的赤子之心。这充满力量的诵读,如同一股暖流,流淌进在场每一位群众的心田,成功激发了大家内心深处的爱党爱国情怀,让信仰的力量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诗韵寄情,吟诵文化传承。“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专利,一个民族的情感惊天动地……” 伴随着悠扬的声音,一首集体朗诵的《中国人的清明节》在现场响起。这美妙的诗句,犹如一座桥梁,以诗为媒介,巧妙地串联起清明慎终追远的深厚文化根脉。青年代表们饱含深情,用声音传递情感,他们在吟诵间,呼吁大家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在这充满诗意的氛围中,传统节日正悄然焕发着属于新时代的独特新意,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互动传 “绿”,环保理念入心。“击鼓传花答新风”的趣味游戏,为活动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氛围。而在这看似普通的游戏中,实则巧妙融入了 “文明祭祀知识问答”。每当鼓点停止,参与者们便要回答关于文明祭祀的问题。“鲜花代纸钱”“云端寄哀思” 等环保倡议,就如同那欢快的鼓点一般,迅速在人群中传递开来。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将绿色环保的理念牢记于心。 最后,余巷村居民、凯迪电器职工、村社区青年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创作环保帆布袋。大家手持画笔,精心描绘着青松、白菊等清明意象。每一笔,都饱含着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每一幅作品,都将 “低碳祭祀・绿色清明” 的主题,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结晶。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将生态缅怀的新风尚,以一种充满创意和温情的形式传递出去,让文明之风吹拂在每一个角落。 本次活动创新地采用“红色教育 + 绿色实践” 双线融合的模式,这不仅是一场生动鲜活、令人难忘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移风易俗大动员。横林镇巧妙地以清明节为契机,将冯仲云将军的爱国精神,转化为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摒弃旧俗,以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让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真正变得更“清”净、更“明”朗。 展望未来,横林镇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文化为滋养,润泽人们的心灵;以道德为准则,塑造高尚的品格。让红色血脉在岁月的长河中永续流淌,永不干涸;让文明新风如同春风般,吹遍千家万户,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