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度,都算数! |
发布日期:2025-07-14 |
阳光照在常州经开区横林科创中心的 屋顶光伏板上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 营销服务中心能效服务高级经理马灵涓 穿着卡其色制服、手持平板电脑 站在一排设备前 与园区负责人、江苏科维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部经理陈紫霞交流 她的目光不时扫过仪表盘上的数值和现场的管线布局。此时,她正为这个集聚了41家企业的园区进行微电网建设规划阶段的一次关键现场勘查。 今年召开的 全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上 我市提出到2027年 培育300个微电网项目 会后 各类微电网项目 在常州的企业、园区中 如雨后春笋般加速涌现 正如陈紫霞所说,微电网能实时监测到园区内每家企业的用电情况,企业可以据此优化排产、错峰用电,高峰时段还能调用提前储好的电,“确实能节省不少成本,经济效益实实在在”。 但作为一项涉及多技术耦合、初始投入较大、专业性强的新生事物,如何避免“一哄而上”导致的资源低效配置,如何确保项目真正实现功能实用、经济可行、发展可持续的统一,是主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常州市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推进方案》《常州市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指导性文件中,“有序推进”“科学规划”“打通堵点”等要求被反复强调。 解决“怎么建才划算” “设备怎么搭配才合理” 这些看似基础实则关键的规划难题 正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为精准破解这些问题,电力部门聚焦微电网典型元素与场景,专门打造了“我要建设微电网”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负荷特性、经营模式等信息,精准模拟微电网的运行场景,并进行多方案的收益测算,进而为用户量身定制光伏、储能、充电桩乃至空调系统的蓄冷蓄热等关键元素的最优配置方案。 结合平台出具的《能效分析报告》与现场勘察情况,马灵涓建议园区先上两台储能设备,后续根据执行效果和供需情况,再决定是否扩容。“很多企业存在认知误区,认为设备配置越多越好,总想一次性上齐光伏、储能和充电桩。”她向记者解释道,“平台会给出更理性、更贴合实际的建议,核心是帮助企业在控制初期投入的同时,让有限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有微电网建设意向的客户280人次,生成152份专属深度用能分析报告,并为其中133家客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微电网建设推荐方案。 微电网建设,比“一拥而上”的热情更关键的是科学精准的开端。从负荷分析到设备选型,从空间预留到商业模式探索,每个环节都需要用精密测算和细致推敲来替代过往的经验判断。 毕竟 动辄数百万元的投入 唯有精打细算 才能真正发挥效益 让微电网项目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