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横林镇崔桥小学开展年俗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18-02-01

 

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在春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春节习俗,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1月31日上午,走进崔小,本来淡雅朴素的校园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巧手打扮,焕然一新,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大红灯笼挂起来

你看,低年级的孩子们踮着脚尖,认真地挂起了一只只火红的灯笼,顿时,校园便热闹了起来了。孩子们还画下了心中的年,观看了学校的鱼塘丰收季,原来,这就是“年年有余(鱼)”!

喜气洋洋剪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年级的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进行了剪纸创作,随即在窗户上贴上了自己的作品。

辞旧迎新作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人民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五年级的孩子们学习了有关春联的知识后开始了创编活动。看,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灵感不断地在人群中跃动,一幅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联跃然纸上:“红红火火百业兴,万紫千红家家旺(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家富贵,瑞雪迎春又一年(喜到临门)”“桃花十里芳香溢,柳枝千条春意浓(春回大地)”……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团团圆圆包饺子

“一丸一皮一锅煮,三滚三点进口中。相传此餐有百味,相逢团圆它做东。”这描述的就是属于我们每个龙的传人龙的宴——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为饺子的形状又像元宝之故。按照中国民俗,饺子象征着团圆和财富,因此过年时,无论有多么丰盛的菜肴,多么丰富的食品,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吃一顿饺子,迎接新年。

在学习了我国的饺子文化后,六年级的孩子们热火朝天学着包饺子,将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呢!

红红火火写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来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小小书法家们,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地写下了祝福。


通过此次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春节特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