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水环境提质增效 |
发布日期:2025-04-17 来源:农业农村工作局 |
为贯彻落实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成效,近日,经开区组织召开支流支浜消劣工作会议,主要总结辖区水环境治理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问题短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各镇汇报修改完善后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 精准施策显成效 支浜治理见真章 会议指出,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始终将支流支浜治理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毛细血管工程”,以河长制为统领,构建“一河一策、分级治理”体系。在河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黑臭河道已经动态清零,一级支浜基本消除劣Ⅴ类。 支流支浜虽小,却是水网畅通的关键节点,更是群众家门口的生态晴雨表。通过“截污纳管、活水引流、生态修复”三管齐下,经开区创新推行“小微水体网格化监管”,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村级沟渠,并引入第三方监测机构动态跟踪水质,确保治理成果长效化。 问题导向补短板 协同攻坚破难题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支流支浜治理仍面临挑战:部分河道水质仍然不达标,2024年还有还有14条平均水质劣Ⅴ类的河道。根据《常州市河流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今年所有的支浜要全部完成消劣整治,任务艰巨。相关部门、板块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河道消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创新机制再发力 全民共治护碧水 针对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强调,要认识上再统一,在抓好支流支浜消劣、提升河流水质中扛起太湖治理的政治担当,不做表面文章,从根本上解决支浜水质问题;要加强整治工程论证,通过效果可达性、工程性价比等方面论证,确保工程实施后支浜得到消劣;要加强资金保障,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要强化长效管理,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防止水质反弹。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常州经开区水环境治理进入“精细化攻坚”新阶段。随着河长制工作的纵深推进,一条条支流支浜正焕发新生机,成为连接城乡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纽带。未来,经开区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治水工作,让“流动的风景线”真正惠及民生。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