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加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 |
发布日期:2018-07-18 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自全面部署“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工作以来,由经济发展局牵头,各部门、板块迅速行动,在经开区掀起整治热潮。截至6月底,共初排疑似“散乱污”企业1443家,其中列为关停取缔企业343家,治理改造企业12家,已完成关停取缔149家,完成治理改造2家。 “散乱污”企业整治是破解制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务实举措。由于历史原因,产出效率低、税收贡献小、资源占用大的企业仍然在经开区大面积存在,客观造成经开区开发强度高,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同时还面临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环境治理水平不高,环保基础设施欠账多,建设力度不大,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 此次“散乱污”企业整治,与工业企业普查和低效用地整合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一方面突出行业重点,除了铸造、木材石材加工、废塑料加工、废品回收和拆解等八大重点行业,各板块还结合自身实际,对整治行业进行了外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治工作。 当前,经济发展局正在研究制定“散乱污”企业整治年度目标任务,各板块加快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和梳理。对需治理改造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整治提升方案,对已经完成治理改造的企业,将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验收检查。 “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工作成效,必须实行长效管理。”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万水表示。 当前,经济发展局已草拟了《“散乱污”长效管理方案》。8月底前,还将制定出台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监控点制度,结合去年已关停的化工、印染、电镀企业和“散乱污”企业整治的回头看情况,将对相关企业进行巡查并将有关信息上报,确保不发生死灰复燃。针对留存下来的化工行业、地板行业、电动车行业及钢管酸洗行业企业,组织相关板块、部门梳理产业政策,制定整治提升方案及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建立资源差别化定价机制,制定系统化管理办法,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电话:0519-8986300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