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名称: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
索 引 号:014133787/2012-00034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意见 组配分类:其他 横山桥镇:政策法规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横政字〔2012〕36号 发布机构:横山桥镇
产生日期:2012-09-03 发布日期:2012-09-21
内容概述:城乡社区 网格化 管理
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
横政字〔2012〕36号
 

各村(社区):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以社区为单位,按照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人口分布,将社区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状单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的一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现就推进全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幸福指数为出发点,以“完善组织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延伸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区管理服务队伍资源,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社情民意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社区管理无盲点,为和谐武进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12年9月,全面启动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10月底实现全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文明程度。

(二)资源整合,多方参与。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治安、卫生、物业等服务资源,发挥社区工作者、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警务人员、物业服务人员、村(居)民代表、志愿者和镇各单位负责人等各种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使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结合社区建设实际,区分不同社区类型,注重贴近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社区管理服务始终体现实效性。

三、工作内容

(一)合理设置网格。按照“地域相邻、规模相当、人员相熟”原则,根据社区地域面积、楼栋、人口数量、镇各单位等,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情况,兼顾村(居)民小组设置,划定社区内若干个网格,原则上城镇社区按照250户居民户设置一个网格,农村社区按照150户居民户设置一个网格(可以按村民小组设置网格)。开放式小区按巷道为参照设置网格;封闭型小区按楼栋和庭院为参照设置网格。根据网格划分,探索“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上”的城乡社区党建新举措。

(二)健全管理队伍。按照“1+X+Y”模式设置网格管理员,其中“1”为社区专职工作者,负责1-2个网格,为本网格内第一责任人即网格长;“X”为网格协理员,主要指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治安联防人员、物管人员等;“Y”为网格信息员,必须为居住在本网格内的人员,如村(居)民代表、楼栋长、居民志愿者等。网格协理员和信息员由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选聘,日常工作主要由社区专职工作者和村(居)民小组长承担。

(三)明确管理任务。网格管理员在村(社区)“两委”领导下,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居民事务协管员、民主管理监督员”等职责。

1、政策法规宣传员:向网格内所有居民和单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达落实区、镇重点工作。

2、社情民意信息员:掌握、采集网格内居民和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好下情上传,及时反映本网格内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及本网格内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居民事务协管员:对本网格居民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理。

4、矛盾纠纷调解员:做好辖区内群防群治工作,主动参与或配合村(居)委会处理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

5、民主管理监督员:对社区日常工作可以提出质询、意见和批评,参与监督社区工作者履职情况。

(四)完善工作机制

1、舆情信息处理制度。网格管理员集中时间入户采集家庭户和单位信息,统一录入常州市社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责”,是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一般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协调处理,并向服务对象反馈;突发性事件,网格长立即上报上级部门,配合处理,全程跟踪。

2、工作例会制度。网格长一般每周召集网格管理员召开一次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每月至少召集一次网格长会议。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3、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一亮五带头”活动,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城乡社区每名党员干部联系6-7名党员和30-40户群众,每名党员联系10-20户群众,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性。

4、服务公示制度。社区公益服务场所设置本社区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各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5、民情日记制度。网格管理员通过记录社区民情日记的方式及时、准确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情况。

6、分类走访制度。实行“12345”工作法,即“一巡查,两走访、三必到、四必访、五必报”。具体为网格管理员每天到网格巡查一次;一般家庭户每年走访两次;对发生突发事件、居民有困难意外、邻里矛盾纠纷必到;每月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社区矫正对象必访;对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道路环境不洁、外来人员流入、公共设施损坏必报。

7、绩效考评制度。社区每季度对网格长组织一次工作绩效考核,每年组织居民(或户代表)对网格长和居民小组长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将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和谐社区、实施惠民工程、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建立“指导在区、主抓在镇,主体在社区”的工作机制,各村(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调查摸底、广泛宣传发动、制定工作方案。

(二)强化保障机制。要着眼长效,增强实效,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各村(社区)要按照配置要求配足社区专职工作者,确保人员力量到位。要按照“工作有场所、对外有名片、资料有专柜、活动有记录”的要求为网格管理员提供“五个一”基本工作保障,即一张工作牌、一张服务联系卡、一本民情记录本、一格档案资料柜、一个固定办公场所。建立网格管理员定期培训制度,组织网格长集中培训、交流学习每年不少于两次,其他网格管理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轮训。强化经费保障,区、镇两级财政部门要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区财政以各城镇社区居民小组数为基数,按每年每个居民小组100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补贴;农村社区补贴保持不变。

(三)强化考核奖惩。区委、区政府把社区网格化管理纳入2012年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与社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同推进、同考核。同时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城乡和谐社区和“阳湖之星”社区创建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制度,把片区群众对网格长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重要评判标准,通过考核与报酬、任用挂钩,确实把社区网格化工作落实到位。

 

 

                                                                                             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2012年9月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