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各单位: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和农村的生产条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常政发〔2011〕147号《常州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意见》和区武政发〔2012〕20号《关于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生态优美乡镇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拟定《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意见》,希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环保优先方针,坚持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全面实施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庄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镇村面貌。
二、主要目标任务
用两年时间(2012-2013年),对全镇15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进一步改善全镇农村环境面貌,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活动扎实有效,农村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升。到2013年底,全镇100%的行政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三、整治对象和建设标准
根据武政发〔2012〕20号文件,确定我镇15个行政村分别被列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四种类型:(一)新东方、余巷、狄坂列为三星级康居创建村;(二)卫星、顺庄、崔桥、双蓉列为一类整治村;(三)庆丰、南方、镇西、江村、崔北、林南列为二类整治村;(四)青司塘、红联列为三类整治村。四种类型的建设标准如下:
(一)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村。位于镇主要出入口、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等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保留点村庄,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由区住建局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制订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加大有效投入,高标准实施村庄建筑物出新,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得到合理整治;突出乡土、生态,打造简朴亲切的景观效果,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放大亮点特色,村庄环境优美、宜居;全面达到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标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完善。三星级“康居乡村”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
(二)重点整治型村庄(一类整治村)。位于重要窗口地带和尚未达到“五化三有”建设标准的规划和保留点村庄,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全面提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注重村庄风貌,建筑外观协调整洁,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化,加强“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内生活污水推行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有效治理;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全面达标,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基本完善,达到全省二星级“康居乡村”建设标准。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
(三)巩固提升型村庄(二类整治村)。已达到“五化三有”建设标准,但不在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保留点村庄,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重点整治农业废弃物、村内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对“四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彰显建筑外观协调整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全面达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达到全省二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
(四)环境整洁型村庄(三类整治村)。非规划保留点及已划入按期建设拆迁范围的村庄,按照“三整治、一保障”的要求,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放整治力度,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达到环境整洁村庄标准。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3月)
1、成立领导小组。镇政府成立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协调和推进,并抽调相关人员进行督查和考核。
2、制订工作计划。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时间节点(2012年6月底前、12月底、2013年底前),及时制订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根据所辖村庄的实际情况,制订横林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内容和推进措施。
3、动员部署。镇、村两级分层次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工作要求和时序进度签订责任状。加大宣传发动,积极培育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着力营造浓厚的推进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0月)
1、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卫星村、庆丰村、双蓉村、崔北村)、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红联村、牛塘社区、余巷村、江村村、狄坂村)沿线两侧村庄可视范围内(200米以内)的建筑物立面出新等环境整治任务。同时完成新东方1个村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完成顺庄、崔桥2个一类整治村和南方、镇西、林南3个二类整治村的整治达标任务。
2、2012年12月底前完成狄坂1个村三星级“康居乡村”,完成双蓉1个村一类整治村和崔北1个村二类整治村整治达标任务,完成青司塘、红联2个村三类整治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目标任务。
3、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剩下的余巷村三星级康居村,卫星村一类整治村,庆丰村、江村村2个村二类整治村的环境整治达标建设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2月)
领导小组要及时掌握本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实施情况,根据三个时间节点的序时进度,结合各村达标验收申请,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预验收,逐村过堂,严格把关,根据镇级考评情况,统一申报区级考核验收,区相关部门分批进行考核验收后向省、市申报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解决村庄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村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并配备一名主要村干部具体来抓,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促进村庄环境整治各项措施和任务的落实。
2、强化工作责任。坚持“主导在区、主抓在镇、主动在村、主体在民”的原则,全面提升镇级推动力、村级行动力和社会参与力。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镇经管站、建管所负责村庄环境整治的牵头协调、规划编制和指导督查工作;爱卫办负责指导村庄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城管中队负责指导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及负责违章搭建拆除工作;农林站负责指导农业废弃物整治、生态农业、生活污水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及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水利站负责指导改水和河道沟塘疏通工作;环保科负责指导农村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交管所负责指导农村公路和公交通达建设工作;文广科负责指导村庄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及村庄体育设施建设工作;镇财政分局负责财政扶持资金的筹集和监管。
3、加大财政投入。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统筹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实施以奖代补。由区确定的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村,考核验收通过后区财政奖励每村50万元;一类整治达标村由区财政补助每村30万元;对二类整治达标村区补助每村20万元。沪宁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铁路沿线两侧村庄可视范围内(200米以内)的建筑物立面出新由镇政府包干实施,经区审核验收,区财政平均补贴每平方米10元。对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经上级验收通过后,镇政府将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作适当补贴。同时,各村要落实专项配套资金,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的方式
支持村庄环境建设。
4、严格督查考核。领导小组要围绕目标任务,组织现场观摩和工作交流,督促工作进度,切实解决整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挂钩指导力度,分工落实各自职责,镇建管所负责新东方、余巷、狄坂3个村,镇爱卫办联系青司塘、红联、顺庄、崔桥4个村,镇城管所联系卫星、林南、镇西3个村,经管站联系双蓉1个村,水利站联系庆丰1个村,交管所联系江村1个村,环保科联系崔北1个村,农林站联系南方1个村。各联系村(社区)全体镇干部要对所联系村(社区)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加强联系和督促,及时帮助和协调整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研究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汇总分析,编印情况通报,实行动态跟踪。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将考评结果纳入 “三型”机关创建和镇目标考核的内容,切实增强各部门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确保全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施,人居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附件:1、 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责任分解表
2、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三星级康居乡村)
3、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二星级康居乡村)
4、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环境整治村)
5、名词解释
武进区横林镇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责任分解表
整治类型
|
村 名
|
责任部门
及负责人
|
责任领导
|
联系镇干部
|
创建完
成时间
|
三星级
康居村
|
新东方村
|
镇建管所
张 宏
|
张 浩
|
陆 一、杨琪芬、
郑文英
|
2012年6月
|
狄坂村
|
朱国清、周建新、张卫新
|
2012年12月
|
余巷村
|
傅 熠、沈东平
|
2013年12月
|
一类整治村
|
卫星村
|
城管所
吴志建
|
朱国清
|
潘建飞、冯建春
|
2013年12月
|
顺庄村
|
爱卫办
姚卫星
|
唐法荣
|
严 力、谢明亚
|
2012年6月
|
崔桥村
|
爱卫办
姚卫星
|
唐法荣
|
夏双喜、朱冬梅、
汪薇娜
|
2012年6月
|
双蓉村
|
经管站
张 健
|
强黎明
|
顾向阳、符云中、颜晓峰
|
2012年12月
|
二类整治村
|
庆丰村
|
水利站
孙翔跃
|
强黎明
|
刘度兴、濮杏珍
|
2013年12月
|
南方村
|
农林站
钱仕忠
|
强黎明
|
孟玉兰、蒋杏芬
|
2012年6月
|
镇西村
|
城管所
吴志建
|
朱国清
|
张 浩、王美姣、王 红、薛永英
|
2012年6月
|
林南村
|
城管所
吴志建
|
朱国清
|
唐法荣、钱云华、张 新、张 琪
|
2012年6月
|
江村村
|
交管所
丁耀良
|
张 浩
|
沈美华、刘 丹
|
2013年12月
|
崔北村
|
环保科
谢伟江
|
陆 一
|
朱亿忠、谢伟江、张荣新
|
2012年12月
|
三类整治村
|
青司塘村
|
爱卫办
姚卫星
|
唐法荣
|
吴志建、盛洁
|
2012年12月
|
红联村
|
爱卫办
姚卫星
|
唐法荣
|
强黎明、朱建国、姚卫星、巢 达
|
2012年12月
|
附件:
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三星级康居乡村)
序号
|
项目
|
达标要求
|
分值
|
1
|
村庄面貌
(50分)
|
1、实施建筑物出新或建筑与环境风貌整治,建筑风貌体现地域及传统文化特色。
|
20
|
2、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得到合理整治。
|
2
|
3、太阳能利用和建筑有机协调,屋面设施安装整齐,不影响观瞻。
|
2
|
4、结合村庄形态和自然条件,在村口适宜位置设置村庄 标识。
|
2
|
5、无乱砍乱伐,对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
|
2
|
6、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绿化和美化;因地制宜建设村庄公共绿化。
|
3
|
7、绿化品种乡土、适宜,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乡土自然的绿化景观。
|
2
|
8、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
4
|
9、无露天粪坑、乱堆放和乱搭乱建,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有序。
|
5
|
10、户外广告、招贴设置规范,尺寸、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
|
2
|
11、无污水塘、臭水沟、河道、沟塘淤积得到疏通。
|
3
|
序号
|
项目
|
达 标 要 求
|
分值
|
|
|
12、河道、沟塘水体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河塘坡岸自然、生态。
|
3
|
2
|
环境卫生
(30分)
|
1、采用上门收集或配置密封垃圾箱(桶)等方式,使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扫、收集。
|
2
|
2、合理布署垃圾箱(桶),并与村庄风貌协调。
|
2
|
3、配备转运车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
|
4
|
4、有完善的雨水排放明沟暗渠体系,雨水排放通畅,路面无明显积水。
|
2
|
5、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100%以上。
|
2
|
6、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
|
4
|
7、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
|
2
|
8、对现有工业污染源依法进行整治,村内无新增工业污染企业。
|
2
|
9、无露天焚烧秸杆,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
3
|
10、农业废弃物利用设施与村庄的整体风貌协调。
|
1
|
11、编制切实可行的村庄环境整治方案,并在村内显著位置公布。
|
2
|
12、制定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
|
2
|
13、有明确的卫生保洁、垃圾收运、绿化养护人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
|
2
|
序号
|
项目
|
达标要求
|
分值
|
3
|
配套设施
(20分)
|
1、通过道路满足客运公交要求。
|
2
|
2、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在一侧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
|
3
|
3、新建村内道路走向与村庄形态、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宽度适宜。
|
2
|
4、结合村庄实际,建有满足停车需求的公共停车场地。
|
1
|
5、 饮用水水质、水压、水量满足需求。
|
2
|
6、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
2
|
7、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
|
2
|
8、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通村入户。
|
1
|
9、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等功能完善、规模适度。
|
3
|
10、公共活动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设施配套。
|
2
|
附件:
横林镇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二星级康居乡村)
序号
|
项目
|
达标要求
|
分值
|
1
|
村庄面貌
(50分)
|
1、实施建筑物出新,建筑外观整洁、协调;有条件村庄对建筑及环境实施风貌整治。
|
20
|
2、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宅、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
|
4
|
3、无乱砍乱伐,对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
|
2
|
4、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绿化。
|
2
|
5、因地制宜建设村庄公共绿化。
|
2
|
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
4
|
7、无露天粪坑、无乱堆乱放、乱搭建和乱贴乱画。
|
8
|
8、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有序。
|
2
|
9、无污水塘、臭水沟。。
|
2
|
10、河道、沟塘淤积得到疏通,水体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
|
4
|
序号
|
项目
|
达标要求
|
分值
|
2
|
环境卫生
(30分)
|
1、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转运,无暴露垃圾和积尘垃圾。
|
8
|
2、雨水排放通畅,雨后路面无明显积水。
|
2
|
3、卫生户厕无害化达标率达100%以上。
|
4
|
<p style="line-height:31pt; margin:0pt; orphan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