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工业园),各部门,企事业单位:
现将《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进区遥观镇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0日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14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进一步控制一般事故发生,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全力优化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制度。进一步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制度的落实,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坚持安全生产政府专题会、安委会例会和责任联系点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形成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切实加强一岗双责制度。各行政村、社区(工业园)、各部门要按照镇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管和行业指导职责,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落实的主动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安委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督促、协调的机制和作用,安委会下设各专委会要按照职能分工行之有效的运转。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和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指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落实安全生产作业和操作规程。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要通过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约谈制度、企业 “黑名单”制度及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等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全力推动落实隐患治理体系建设
(四)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辅导服务、现场推进的工作力度,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家的目标任务。已创建达标的单位,要对照标准、坚持长效运行,真正使安全管理上水平,生产现场秩序、员工作业更规范,安全本质大提升。
(五)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在第一阶段接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单位接入覆盖面。建立企业自查自改和政府部门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分类分级管理,各行政村、社区(工业园)、各部门要督促辖区和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抓好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努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走向长效化管理轨道。
(六)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有毒有害气体等高危和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要求,认真开展职业危害综合治理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一步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肃问责的惩治措施,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三、全力规范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七)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全力推行服务先行制度,向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宣传告知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范围和程序,做好上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桥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工作。
(八)严格规范监察执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执法合力,提高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排出监管重点和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现安全检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九)严格事故查处责任追究。按“四不放过”原则将所有事故分级分类,按权限开展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依法从严从紧从快查处每一起事故,确保所有事故的责任人都依法依规受到追究。
四、全力提升完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十)探索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职业卫生、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管线燃气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定任务、有目标、常活动,专题研究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排查各类隐患,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各行政村、社区(工业园)、各部门要进行工作互动,从而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逐步建立大安全格局。
(十一)加强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格道路运输市场准入,严禁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等挂靠经营,严格特种车辆动态监管。严格道路和水上执法监管,保持严查严打态势,突出查处车船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驾毒驾、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违章行为。
(十二)加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管。要重点检查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建筑起重机械、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等关键部位和环节,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私建滥建行为。突出检查施工现场防台风、防雷、防雨、防滑、防坍塌、防坠落、防火灾等监管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建筑施工安全工程和房屋拆除工程现场检查。
(十三)加强消防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防火墙”工程,着重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加强以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地、居民出租房等为重点的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公安消防部门要继续严把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审查关,坚持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设计审查、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依法查处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违法行为。
(十四)加强公共设施安全监管。各行政村、社区(工业园)、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公共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相关部门要加强地下管线安全监管;要落实地下燃气管道日常管理与监护责任;要加强道路和桥梁设施安全监管;加强现场巡查,确保电力建设、电力输送等环节安全有序运行;要加强高层建筑电梯安全监管,严格审查安装、维保单位相关资质,定期检测,加强对使用人的安全教育与指导。同时要加强对城镇交通、天然气管道、校车安全、学生宿舍、户外广告、地下车库、旅游景区、公共水域等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
五、全力深化推动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十五)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职工安全素质。按照“整合资源、拓展范围、提质增量、快速发展”的思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目标考核和执法检查内容,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好农民工安全培训“万人行动”等活动。
(十六)抓好社会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增强全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深入推进“强化红线意识、推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1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全民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十七)利用社会资源,创建安全文化载体。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安全生产示范村(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安全校园等创建活动,通过抓试点、抓示范、抓典型,培育推广一批安全生产先进典型,营造一种“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全力强化提升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十八)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装备齐全、功能全面、反应灵活、运转协调的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实行资源共享,增强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十九)加强安监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人员、设施、装备、经费等到位,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水平和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村、企基层安监队伍建设,把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边到底。不断创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式和手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十)加强投入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和优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宣传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应急救援、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以及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装备设施、提升监管信息技术等。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政府、社会共同投入的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和全社会本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