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名称: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意见
索 引 号:014133787/2009-00011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 体裁分类:意见 组配分类:其他 横山桥镇: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横政字〔2009〕14号 发布机构:横山桥镇
产生日期:2009-03-09 发布日期:2014-06-30
内容概述:2009 质量振兴工作 实施意见
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意见
横政字〔2009〕14号
 

各村、有关企业:

为扎实推进全镇质量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责任,优化质量环境,提高质量水平,促进我镇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现就2009年全镇质量振兴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大力组织实施产业跃升行动等五大行动,以创新创优五大产业发展为切入口,以提高全镇产业层次和总体质量水平为目标,坚持“以质取胜”基本方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千方百计推进质量速度并举的高效发展,弘扬质量工作新理念,拓展质量工作新视角,构建质量工作新和谐,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质量水平:

1、区域内主要工业产品7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达到国际水平的优等品率明显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明显改善;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出口产品的出厂合格率达到100%;主要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2、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试车和验收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其中优良率达到30%以上。

3、交通、商业、旅游、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主、信息咨询等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初步实现服务质量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二)夯实标准计量基础:年内完成“采标”4项,7家中小型企业通过计量合格以上确认,10%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达到使用“C”标志,全镇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和复审率保持在98%以上。

(三)推进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年内争创省级名牌产品1只,市级名牌产品3只,中国驰名商标1只,江苏省著名商标1—2只、常州市知名商标3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率达90%以上。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区域内主要工业产品的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许可证产品的抽查格率达到92%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整改率达100%;涉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重点产品100%建立质量建档;摸清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督促其100%领取生产许可证,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五)加强质量宣传培训:各村及相关重点企业年度内至少举办1期质量法律法规法定和专项培训班,培训人数不低于企业数的60%。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参加相关部门及镇组织的培训。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责任。各村及相关企业要把质量振兴工作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要对照质量振兴的年度总体目标,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健全质量管理机构,积极制订本村、本企业的质量振兴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不力、出现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重大质量事故的,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充分发挥质量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建立质量振兴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质量振兴联席会议,及时通报质量振兴的有关情况,交流信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指导工作,在组织、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为质量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

2、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名牌建设。各村、企业要充分认识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和《江苏省名牌战略实施纲要》、武进区《加快五大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纲要(2008年—2010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各级名牌中长期滚动培育规划和当年申报计划;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突出自主创新,把支柱产业、五大产业和三大产业集群作为创牌重点,特别是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贡献率;要充分发挥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竞争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走科技、质量、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各项创牌基础管理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有效推进“5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管理和可靠性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用户信息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继续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等要求的名牌产品群体。质监、经贸、工商等部门要为企业创牌提供全程报务,在区域内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体”的名牌创建及互动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

3、加强标准计量基础地位,有效推进技术标准战略。要不断提高企业标准化、计量管理水平,强势推进技术标准战略,质监、外经、农林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紧密协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或技术指标组织生产,积极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加大对企业标准制(修)订、复审、备案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抓紧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帮助企业做好计量管理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要关注民生,积极开展民生和法制计量工作,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产权转让给主办者的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计量诚信环境;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大力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

4、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提高质量整体水平。要突出重点,进一步理清从源头抓质量的思路,制定从源头抓质量的制度,落实从源头抓质量的措施,加强对重要的工业产品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重点产(商)品抽查合格率的稳步提高。对国抽、省抽合格率低、影响全镇质量整体水平的产品和区域,要组织集中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专项检查和质量预查,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公布、曝光、处罚等后处理工作力度,必要时实施产品召回和市场退出机制。

5、建立有效打假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质监、工商、卫生、食药、建设、烟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建立巡查、回访和信息反馈制度。加大对区域内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区域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地区和事关安全健康、涉及强制性标准的重点项目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坚决查处重特大案件,涉嫌触犯刑法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整顿规范,有效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为横山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6、继续做好10类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及质量建档工作,确保重点产业(产品)的规范提升。有效实施社会监督和各门区域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坚持舆论引导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全面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分别建立并落实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做好对区域内家具、人造板、油漆涂料、汽车配件、儿童玩具等10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和质量建档工作,加强对建筑钢材、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复混肥、烟草、灯具、内燃机、油漆涂料、加工食品、特种设备等产品的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整顿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优一批”的原则,重点做好可能出现区域质量问题的行业(产业)及产品如人造板、电动自行车、油漆涂料、灯具、组合冷库板等的质量规范提升工作,凡涉及行政许可和产业政策调控的,要依法实施好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重点产品100%建立质量档案并严格证后监管,努力消除质量隐患,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7、扩大宣传、加强培训。镇、村各相关企业要制订落实质量振兴工作的宣传培训计划,强化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法治意识,切实履行法定质量义务,营造全镇质量振兴的浓厚氛围。

8、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质量振兴工作取得实效。各村、各相关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质量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各项奖惩措施,切实落实好各项质量振兴活动,真正做到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镇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将在7月初和12月分别组织开展对各村的半年度督查和年度核查工作,确保质量振兴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不断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

1、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

2、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考核办法

 3、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附件1:

 

2009年质量振兴工作目标任务

 

一、培育争创名牌产品企业:

培育争创省级名牌:宏昌电子、源泉红光化工

培育争创市级名牌:长盈不锈钢管、江南电机、源泉红光化工、景德化工、新朗宝马、昊天管道

二、规划采用国际标准企业:

    昌盛线缆1只、医疗器材厂3只

三、规划计量确认企业:

绿能电动车、恒邦化工、金阳集团、水稳剂厂、天安、圣安、海霸、亚示、兰陵、彬彬、恒耐水泥厂

四、规划制订国家标准企业:

   江南安全装备

五、培育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

   1、中国驰名商标:源恩、亚示、贺盛

   2、省著名商标:日盈、桑乐、昌盛、昌力

   3、市知名商标:长盈、江明、华光、腾田

 

 

 

附件2:

 

 

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考核办法

 

为促进全镇质量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质量振兴工作特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1、考核对象为各村、有关企业。

2、考核由镇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一年一次,每年12月份由镇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有关企业当年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递交镇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审定。

3、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

4、根据镇政府关于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相关要求,本考核得分纳入考核总分。

 

 

 

 

附件3:

2009年横山桥镇质量振兴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方法

标准分

实得分

1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质量形势,检查落实工作任务。

⑴人员变动及时发文调整领导小组    1分。

⑵领导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2分。

⑶积极参加镇政府有关会议、活动   2分。

5

 

2

以村、企业文件形式制订下发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意见,与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企业及相关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⑴村、企业发文制订实施意见 3分。

⑵签订目标责任书 4分,如签订不全酌情扣分。

⑶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3分

10

 

3

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至少参加一期由企业厂长或有关职工参加的培训班,参加人数不少于企业数的70%。

⑴参加一期培训班2分

⑵完成培训人数3分。

 

5

 

4

坚持以质取胜,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积极申报名牌产品,有的放矢地挖掘、扶持、培育辖区内企业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质量管理奖。培育名牌,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

⑴村、企业制定名牌培育规划5

⑵村、企业制定名牌奖励政策5

⑶组织及时申报名牌产品5

⑷完成争创名牌目标任务10分

⑸超额完成任务,每增加一个省级名牌(省、市质量管理奖、省、市著名商标)或国家免检产品加5分,增加一个中国名牌(国家质量管理奖、国家驰名商标)加10分。

25

 

5

强化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大力宣贯ISO9000族标准和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率达40%。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GB∕T19580标准宣贯达85%以上。

⑴质量体系认证率达标2分。

⑵比上年有新增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分。

⑶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率达标2分

5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方法

标准分

实得分

6

认真做好企业标准化和计量基础工作,积极开展“采标”和“计量确认”和“标准复审”工作,标准复审率和标准覆盖率均达98.5%以上。

⑴完成“采标”任务5分

⑵完成标准复审工作5分

⑶完成“计量确认”任务5

⑷新建一个省级以上农业示范区加1分

⑸超额完成任务,每增加一个“采标”、“计量确认”加5分

15

 

7

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认真执行国家、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计划,国抽、省抽合格率高于同级平均水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监督检查合格率村不低于95%、企业100%

⑴省质量监督抽查4分,村有一个不合格扣1分、企业扣4分。

⑵国家质量监督抽查6分,村有一个不合格扣2分、企业扣6分。

 

 

10

 

8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无证生产行为,确保辖区内无制假售假行为,无重大质量事故,无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⑴建立打假工作责任制5分

⑵明确打假工作联络员并积极配合部门工作5分

⑶无违法违规案件10分,每发生一起一般性违法案件扣1分,每发生一起严重违法违规案件扣2分,凡发生重大制假售假案件或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均不得分。

⑷联络员主动提供打假线索和信息,经查实的有1条加3分。

20

 

9

按要求建立完善的台账资料,且数据准确。

⑴台账资料按要求分类2分

⑵资料齐全、记录清晰2分

⑶数据准确1分

5

 

考核人签名

 

实得分

 

             

注:以上各项扣分都是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