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有关职能部门:
为巩固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实现长管久洁、长管久美、长管久优的目标,促进镇村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根据武办发[2006]148号文件《关于开展“创优镇村环境、建设生态武进”环境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横山实际,制订本考核意见。
一、考核范围
村庄与家园(包括辖区企业)、主干道及村道、区镇村级河道、企事业单位。
二、考核目标
以创建美好家园、生态村、“五化三有”、“三清一绿”为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创优镇村环境,建设生态横山”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镇村环境质量,创优人居环境。
1、村庄管理目标
村容整洁有序,道路平整无坑洼,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村村设置标准生活垃圾中转站,全面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户户使用三格式化粪池,农村改厕率达100%(其中无害化户厕达95%以上);外来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应建造水冲式公厕,卫生设施管理到位;有专人负责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做到清运及时,日产日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村庄主要出入口处,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无残墙断壁,陈旧建筑物立面修补出新。
2、家园管理目标
居民庭院清洁、整齐,房前屋后无乱堆放、乱搭建,做到屋前净、屋后齐、屋旁清,无散在垃圾及垃圾堆,家禽家畜圈养、鸡鸭棚规范整齐。
3、道路管理目标
路面清洁、平整、畅通,道路两侧视野内做到:绿化带内无种植、无杂草、无缺损、管养到位,无暴露垃圾,无乱搭建、乱堆放、乱设摊现象,无二手建材经营点(店)、废品收购站(点)、石灰池及露天堆放经营或加工所用的物品。道路沿线做到:无露天及简易集贸市场,陈旧建筑物立面刷白出新、到顶到位,无乱张贴、乱涂写;鱼塘、蔬菜、瓜果等看护棚必须离道路30米;沿线的汽修点(店)、摩修摊、洗车点(店)等做到无证取缔,有证室内经营;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及进镇区主干道两侧不准设置垃圾箱,进镇主干道两侧绿化10米以上,镇区及道路两侧视野内无坟墓。
4、河道管理目标
水面洁净、畅道无淤积;河中无阻碍物、无水花生、漂浮物;岸脚无垃圾杂物,岸坡无乱搭建、乱堆放、乱垦种现象;水质基本清澈,有条件的村对岸、坡进行植树造绿;主要河道两侧无残墙断壁,陈旧建筑立面修补出新。
5、企业管理目标
清洁生产、环保生产,“三废”处理达标排放;达到“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标准;垃圾不出厂并实行分类存放、收集、清运、处理。
三、管理责任
村庄、家园、道路与河道实行属地管理,企业实行属地和权属单位管理。
四、经费落实
经费以村自筹为主,镇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补贴标准为:
1、村庄环境:按年度考核得分和村年末农业人口数进行补贴,标准为:90分以上,每人6元,85-89分,每人4元,80-84分,每人2元,80分以下不补。
2、道路:委托村管理的镇级及以上道路,按年末考核得分及路宽进行补贴,标准为 :12米以上,每年每公里3500元,12米以内,每年每公里3000元,有绿化带的,每年每公里增加500元;其中县乡以上道路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清扫的,道路两旁的保洁补贴每年每公里500元,有绿化带的,每年每公里800元。村级主干道的养护、保洁,根据区政府文件规定,按区镇核定的道路和长度进行补贴,每年每公里2000元。年末按考核得分核算,80分以下不补。
3、河道:按年末考核得分及河道属性进行补贴,标准为:镇级及以上河道,每年每公里2400元;村级主要河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年末按考核得分核算,80分以下不补。
五、考核办法
1、镇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考核领导小组组长储小平,副组长符建华、唐剑华、牟维英,成员陆建伟、吴国庆、朱献军、金小虎。工作小组组长牟维英,副组长陆建伟,成员由爱卫办、水利站、交管所人员组成。
2、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企事业单位长效管理实行动态督查、考核和指导。
3、考核分值由道路专项考核、河道专项考核和村庄家园专项考核和责任范围考核组成,其中,道路、河道专项考核得分与相应补贴资金拨付挂钩,综合得分与村主要干部年度考核挂钩。
五、考核要求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长效管理的领导,明确分工,并从健全制度、落实专人和保障质量入手,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人负责,有人做,有奖惩。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做好职能范围工作的同时,加大业务工作指导力度,提供及时周到咨询与服务,帮助各村、企事业单位提高长效管理水平。
附件1:××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
附件2:各村管护河道明细表
附件3:各村管护道路明细表
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