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名称:2011年横山桥镇法制宣传工作意见
索 引 号:014133787/2011-00008
主题分类:司法 体裁分类:意见 组配分类:其他 横山桥镇: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横政字〔2011〕9号 发布机构:横山桥镇
产生日期:2011-03-18 发布日期:2014-06-30
内容概述:2011 法制宣传 工作意见
2011年横山桥镇法制宣传工作意见
横政字〔2011〕9号
 

各村委(社区)、企事业单位:

2011年是我镇“十二五”规划和“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镇法制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的新要求,以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为契机,创新发展,整合资源,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各类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夯实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武进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服务法治武进建设为目标,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法制宣传教育阶段安排部署工作

    (一)抓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确保“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顺利实施。贯彻上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五五”普法总结考核结果进行一次再检查、再落实,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工作适时顺利推开。

    (二)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设“三个武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宣传宪法、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培育公民意识,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努力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加强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突出对契约合同、公平竞争、诚实信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以规范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开展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低碳经济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以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持续有力。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加强保障民权、解决民生问题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突出宣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出人民调解法、信访条例、户籍管理办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规定和与预防职务犯罪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以“法律六进”为重要载体,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一)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三个武进”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努力推进全镇法制宣传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年内我镇将开展专项法律咨询活动不少于3次,机关各部门不少于2次。

(二)精心安排部署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

1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校培训,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年内组织两次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领导干部学法培训面不低于95%。

2、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40学时,并把法律知识作为公务员职业准入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着力提高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学法平台的作用,不断增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

3、以在校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将法制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培育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守法意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家长法制学校的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在校生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全镇中小学开展“读法律书、做守法人”青少年学法用法小故事征文活动。大力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有效依托村委、社区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4、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发挥工商、安监、税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守法、依法经营观念,把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企业依法管理的水平。扎实推进广大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企业法治文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个体、私营及外资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年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

5、深入开展村民法制宣传教育,以村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带动村民法制宣传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宣传与农村改革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在增强其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权的能力。深入实施“法律书籍送农民、法律服务到农家、法律文化进农村”工程,继续完善“农家书屋”和“农村法律图书角”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法律素质。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担任法制宣传员的做法,不断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健全完善农村法制宣传工作队伍。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创建“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和“文明村”工作之中。

6、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在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单位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法制培训站(点),紧密结合流动人口的工作生活实际,开展有关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等内容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周”活动,增强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

    三、以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形成普法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加强普法教育,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适时开展形式灵活、实效突出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组织开展法制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组织开展村、社区法律图书角和农家书屋等法制文化建设示范点建设活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将每年12月4日所在周确定为全镇法制宣传周,开展好宣传活动。配合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

(二)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在总结近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活动的成果。同时,加强对“民主法治社区”典型培养、总结、宣传和推广力度,做好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推荐、申报工作。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六五”普法期间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指导意见。二是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各专项工作制度,健全法制讲座、重点对象学法考试考核、法制副校长、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等工作制度,使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继续贯彻落实《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常州市实施<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办法》,建立规范明确、量化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切实加强对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宣传、表彰和奖励。四是强化信息交流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简报、内部刊物等载体,加强普法工作信息交流,推动普法工作的深入展开。五是认真做好协调工作,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阵地建设的制度和标准,推进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强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已有普法网站的普法信息量,提高普法信息的时效性。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横向工作联络网和村(社区)、学校、企业纵向工作联络网;着力建设好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法制副校长、法制课教师等四支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服务普法需要。

(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完善组织网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检查督促,强势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各方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推动我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