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横林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情况
2014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之年。一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两加战略”、“四大战役”的发展主题,深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化、社会和谐化、管理精细化”六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0.55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74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9.22亿元,服务业投入12.52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0.2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013元。
一、产业转型步伐提速,经济运行活力更强
1、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全年预计完成规上企业产值232.5亿元。凯迪电器、赛拉弗光伏等电子、光伏类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全年完成新兴产业产值2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值80.2亿元。三产经济效益显著提增,电子商务成为发展新亮点,崔北村成为常州市首个“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庆丰村被列入2015年“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单位;12家企业被列入江苏省电子商务名录,其中贝尔木业、中鑫德赛自建了电子商务平台;10家企业加入区电子商务协会,全镇电子商务网上直报交易额实现2.6亿元。横林、崔桥两大消费品综合市场实现成交额3亿元。圆满完成第八届(中国·横林)国际地板博览会。现代农业持续特色发展,顺庄南江生态园、贝尔种植园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提升;阳湖鹅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为“区级示范社”;吴建兴家庭农场申报“武进区示范农场”。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全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6.4亿元,占GDP比重达5.8%。
2、企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区域品牌创建行动深入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木质地板质量安全示范区”、“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现场考核。全年新增省名牌1只、市名牌3只,申报省著名商标1个、市知名商标1个,“科利达”被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为2014年度全国驰名商标。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有效实施,贝尔木业、大欧铝业、赛拉弗光伏和华大集成房屋4个10亿级大规模培育对象发展形势良好,其中贝尔木业、赛拉弗光伏年内分别完成产值8.5亿元、6亿元。重点项目投运加速增效,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个,其中市、区重点项目6个,年内竣工投产率达到87.23%。
3、园区平台建设活力迸发。特色园区初具规模,一期3万㎡的东和科创园全面竣工;一期3万㎡的华大国际住宅产业园标准厂房、住宅公园5幢样板房及道路等配套设施主体竣工;恒润科创园的“常州市电子电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东渊科创园的“创业平台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被列为“常州市级科技创业平台”,30家电子电器类企业意向入驻。总投资400万元的地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面完成扩建搬迁。外资工作成效显现,全年组织涉外企业参加“三进三送三提高”专场、“欧洲知识产权事务培训班”等活动20余次。全年累计完成工商注册外资2072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9亿美元。
二、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改革创新水平更高
1、行政执政能力有效提升。解困举措全面落实,镇领导干部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政企同心促发展”活动,全年组织召开行业座谈会、工业有效投入现场推进会以及企业发展论坛等活动5次,为企业争取到各类补贴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积极帮助企业协调信贷资金解决企业转贷困难。政务功能显著增强,“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服务功能全面开通,全年落实职能部门服务事项网上办件量207件,新增政府信息公开235条,完成协同平台向村级的初步延伸。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站成立运行,完成交易项目112项,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建设、招投标操作程序和流程,大大加强了对镇村公有资金投入的管理力度。
2、科技创新改革持续深入。创新平台持续完善,全年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新增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企业技术中心1家,完成产学研合作意向项目8项。华润复合与四川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泰得塑胶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玉兰保护膜与石墨烯研究院组建了光电膜联合研发中心。高企培育持续推进,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认定1家,申报省民科25家、市民科17家,新增省高品17只,市高品11只。创新成果持续增长,全年共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4项,完成专利申请600件,专利授权400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05%。华大集成房屋模块化结构的可循环式绿色集成房屋示范工程项目被立项为“2014年常州市社会发展项目”;美特精密电机公司的新型汽车废气再循环利用阀项目被立项为“2014年常州市创新基金项目”。
3、资源要素制约有效破解。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完成了对《横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适时微调,涉及15个村92宗地,共调整规划760亩,下达允许建设区指标400亩,有条件建设区指标1300亩。完成土地盘活目标任务510.3亩,其中,标准厂房占地195.7亩、收回重供176.5亩、增减挂钩138.1亩。完成了对横林粮管所等土地及存量资产的有效处置。拆迁工作强力推进,全年共计拆迁面积17.5万㎡,其中运河“四改三”工程11万㎡、市镇建设工程1.2万㎡、企业老厂房拆迁技术改造工程5.3万㎡。能源配置充分保障,全年用电总量达到6.179亿度。投资1亿元的220KV顺通变电所新建工程完成主体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110
KV崔北变电所新建工程全线开工;投资3000万元的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全面进场;投资1800万元的高压线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资3000万元的移动4G网络实现镇域范围内的全覆盖。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建设功能更全
1、中心镇区形态更加精致。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大,投资2500万元的横林大道东联朝阳路工程全线贯通;投资1100万元的戚横路“白改黑”东联朝阳路工程全面完工;总投资1.5亿元的横林东桥改造工程、横林西桥新建工程全面开工;运河“四改三”横林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镇区人气进一步集聚,高档住宅小区上林国际、上林君悦等楼盘全面开盘营销良好;总投资1.5亿元,总面积6.7万㎡的瑞丰花苑二期续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集镇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1.5亿元的横林高中体育馆(横林全民健身中心)全面开工;镇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上林国际商圈2万㎡大型商超、健身俱乐部、同步同线影院及高档KTV等设施全新开业。
2、设施配套能力持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2600万元,完成黄桥港南站、黄桥港北站、蓉丰、黄堍桥、曹家桥排涝站5座;投入250万元,完成圩堤防洪墙工程360米;投入188万元,完成内河石驳工程850米。迄今为止,我镇55座排灌站和25.5公里达标圩堤三年建设工程目标已全面完成,成为常州市首个三年目标两年实现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投入200万元的横南线(红联路)大修工程全面完工;梅莲线(迎宾路)大修工程完成设计调整;投入200万元的河坂滩农桥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入150万元的15个公交站篷新建工程全面完工;投入50万元的新工线(孟墅工业园)文明样板路创建工程全面完工;投入30万元的崔桥集镇路灯亮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运北片连接常州BRT站公交线路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天然气进村入户工程新增2000户。
3、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广。村级三资三化管理加强,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和财务公开制度,对横林、崔北、崔桥、牛塘、江村、林南6个村(社区)实施了村集体经济届中审计;对17个村(社区)进行了财务检查。强基富民工程深入实施,青司塘村、牛塘社区通过购置商铺、建造标准厂房等形式进一步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新增办理195名失地农民保障,全镇办理失地保障的农民累计达到了18227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全镇17个村(社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工作;余巷村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双蓉村初步完成西横堍集聚村新型镇村布局规划。
四、生态文明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气象更新
1、治污减排成果显著。积极实施污染防控行动,全年共有6家电镀企业、4家重点工业企业、10家化工企业、2家纺织企业以及7家钢管企业完成了提标整治工程;12家无证无照小作坊被取缔。全镇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92%以上,综合能耗控制在63100吨标煤以下。积极实施水环境整治行动,加强了对葑岸河、红星河等已整治河道的长效管理,横桥港、京杭运河、武进港及五牧断面下半年水质明显改善。积极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沿江高速、沪宁高速横林段黑烟囱得到了有效整治;推行“绿色施工”,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均设置了全封闭围挡;6个港口码头物料堆场扬尘整治行动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工作深入展开。
2、生态系统修复取得实效。生态创建行动全面展开,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行动完成方案规划,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污水管网建设强力推进,投入1650万元,完成运河北片新横崔路、赵家路、戚横线污水主管网新建工程4.6公里;完成3万m3/d污水提升泵站一座;运河南片18.77公里已建污水管网完成了清淤管护。投入1050万元,完成新东方、顺庄、南方、崔北、崔桥、庆丰、崔桥综合市场7个“村级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新建工程”,全镇累计已完成25个。城乡绿化工程加快实施,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0000㎡;横林中心公园百亩绿地及功能设施实施了社会化专业物业管护;崔桥村创建为“省级绿化示范村”。
3、综合长效管理扎实推进。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完成了镇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方案规划设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筹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点一个。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取缔了临街设置无证无照经营的废品收购站点5家,其中南方村4家、青司塘村1家;投入50多万元,对镇区范围内的夜排档、烧烤店进行了堵疏结合的清理整治,集聚规定地段,实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夜间巡查,坚决遏制了反弹。加强建筑市场长效管理,严格规范建设用地和建筑市场秩序,全年拆除“两违”面积11549.6㎡。
五、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民生保障力度更大
1、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社保扩面622人;完成住房公积金扩面909人。累计兑付各类保障性补贴3455万元,其中失地保障补贴22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784万元,新农保补贴361万元,城镇老年补贴110万元。累计发放低保、尊老金、大病救助、重残救助等各类帮扶资金830万元。就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80人次;达成意向招聘800多人次;引进高层次紧缺性人才7名、中高层次人才205名、海外人才9名、高技能人才480名;精卫医疗器械、博士新能源各获得“龙城英才计划”奖励50万元。维权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共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997户,签订和续订劳动合同26720份,纠正无效劳动合同213份,追讨工资1089.62万元。共计受理工伤334起,认定314起,赔偿劳动者2125.14万元。镇人社科完成“乡镇人社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
2、社会公共职能更加完善。卫计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镇”创建通过现场考核。横林医院积极争创二级医院,全年共接待门急诊23万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3141例,收治偏瘫病人599例,手外科病人424例,开展65岁以上人员免费体检5914人次,完成两癌筛查2323人次。全年共为5892名育龄妇女提供免费RTI服务,兑现各类计划生育奖励金额279万元。横林敬老院33名五保老人,44名寄养老人生活安定幸福。现代化教育政策进一步落实,横林中心幼儿园新校区建设工程进入招投标程序;横林实小、崔桥小学、横林中心小学顺利通过省优质学校、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及优质学校复评;取缔40家无证幼儿园,规范化整改5家幼儿园;完成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试点工作。文广体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年共组织开展“我为横林发展献一计”征文比赛、“人杰地灵,最美横林”演讲比赛、村村演、送电影下乡及其他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次。新增文体活动场地8000多㎡。
3、社会和谐安定更加稳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重点围绕“迎青奥,保稳定”等重大活动,集中开展了反邪教、反法轮功等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299起。镇西、江村、卫星村通过“武进区和谐(平安、文明)村”现场考核。全镇1185个高清治安探头完成布点规划,并通过区公安局技术论证。镇阳湖法治广场、崔桥护航广场完成改造规划设计。高度重视民族宗教,规范合法宗教场所管理,加强非法宗教场所清查,坚决制止、取缔利用宗教进行的封建迷信及非法传教活动。高度重视信访调解,全年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96起,调解成功率达98%;接待法律咨询600余件668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件;接待各类来信来访113批237人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共举办各类人员安全培训班12期,组织各类安全生产检查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