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切实加强我镇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安全,有效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市区文件要求,今年9月份,镇组织食安办、市场监管分局、文广教体科等部门对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共检查各类学校5所,镇级幼儿园4所,村办、民办细儿园14所,检查各类食堂23家。学校食堂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14家,持证率60.87%,其中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A级信誉度的学校食堂8家(占57.14%)、B级信誉度6家(占42.86%),未予以评级的9所学校食堂未领取许可证。 二、存在问题 1、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现象较春季检查略有好转,但问题仍然存在。经过春季检查后督促整改,全镇学校食堂持证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9家村、民办简易托幼机构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向学生供餐。少数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即上岗操作或健康证过期未及时体检。 2、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台账记录不齐全。个别学校食堂缺少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齐全;部分民办幼儿园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台账资料记录不及时、不规范;部分学校索证索票工作未落实到位,未及时索取主要原辅料供应商资质和食品检验报告且未进行进货查验台账登记;个别学校未开展农药残留测试工作,仅保留了供货方出具的农残测试合格证明;个别学校无从业人员晨检、紫外线消毒维护、食品留样等台账。 3、食堂布局不合理,场所面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个别民办幼儿园食堂工艺流程及布局不合理,场所面积不能满足经营需要,不能确保“生进熟出”,还有的食堂无独立的餐具洗消区,食品加工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备餐间存在较多问题,部分村、民办幼儿园食堂紫外灯未按规定配备、未按要求悬挂;无独立空调或空调在备餐前未及时启用导致备餐间温度过高,有的备餐间内未配温度计无法随时了解掌控室内温度;个别备餐间与外界相通,人流与物流共用同一通道;部分备餐间未设置预进间或预进间无洗手消毒和更衣设施,无非手动式水龙头开关。 4、各功能区、各类水池及工用具标识未张贴或不到位。部分学校食堂各功能区无标识,粗加工间水池、操作台、刀具、砧板未张贴明显荤、素标识,餐具洗消水池也未张贴专用标识,从而导致荤素水池混用、切配工具混放、生熟食物工器具混用甚至洗消间和粗加工区水池混用等现象;个别学校无清洁工具专用水池,清洁工具存放于食品加工处理区内。 5、设施设备不完善,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学校食堂防尘防蝇防鼠设施不齐全,厨房间与外界相通处无“三防”设施,或有设施但未合理使用。此外,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食堂设施投入不足,无餐具保洁柜或保洁柜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的留样冰箱未专用,留样餐盒未及时清洗消毒,还存在留样时间不足、留样量过少、留样标签内容不规范、留样工作未做到专人负责等问题;有的紫外线灯管积灰影响杀菌效果,无紫外灯定期维护的相关记录。 6、人员操作不规范,现场卫生状况有待提高。部分学校从业人员上岗操作时未穿戴工作衣帽,未佩戴口罩且手上佩戴饰品;从业人员进入备餐间前未洗手消毒、二次更衣、佩戴口罩;已清洁餐具未及时存放于餐具保洁柜内;少数学校食品操作区内清洗好的餐具、成品容器着地存放,预进间、备餐间、留样专用冰箱内堆放杂物,地面有积水或油腻湿滑;个别学校存在粗加工间内炒菜、备餐间内加工制作食品的现象。 7、仓库管理不到位,防潮防霉设施不齐全。部分食堂仓库未安装机械通风设施,仓库内通风不佳,有霉味;少数食堂仓库存在食品与用品混放、货架不足以致食品原料着地存放的情况;个别学校将分装后的食品原料存放在货架上但未张贴相应的标签标识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相关信息;部分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不到位,未落实“五专”措施,无专人管理、无专柜保存,部分管理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不清,对使用范围、使用量不了解。 8、餐厨废弃物处置不符合规范,部分回收单位无资质证明。民办简易托幼机构和村办幼儿园随意处置餐厨废弃物,或处理给无资质的回收单位或个人,且并未签订协议。 三、整改要求 1、限期整改。各校校长要切实履行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及时申请、延续食品经营许可证,认真对照市场监管分局现场检查下达的监督意见书和本次通报的问题,按要求按时限开展整改工作,整改情况报镇文广教体科和镇市场监管分局。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各相关部门将加大跟踪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2、优化布局。严格按照原料进入、粗加工、切配、烹饪、饭菜供应、餐具清洗消毒保洁的流程合理布局,防止在存放、操作过程中产生交叉污染。粗加工水池与餐具洗消水池应分设,并有各自独立的区域,严防混用;加工经营场所要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备餐间要配备紫外灭菌灯,预进间要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3、完善制度。各校要配备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晨检制度、培训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索证索票、原料验收、食品贮存、留样、餐饮具洗消等制度,并上墙公示。要健全并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制度,遇突发事件按程序按时限向有关部门报告,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提高食物中毒及其它食源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4、规范管理。各校要加大对食堂和从业人员的管理,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及在岗期间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督促从业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定型包装食品采购要有供货合同、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复印件、主要原辅材料要索取质检报告,并按要求建好台账。特别是不能供餐的学校要严格审查配送单位的资质,经过实地考察后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杜绝无证无照或无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资质的供餐。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请全镇各学校高度重视,对照检查标准,及时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附件:2016年秋季遥观镇各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情况汇总表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