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全镇质量强镇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责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发挥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现就深入开展质量强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原则,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质量安全为基石,以健全机制为保障,以率先建成质量强镇、强企、强业和提升区域总体质量水平为目标,全面统筹产品、工程、服务质量,进一步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和增强全民质量法治意识,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全镇产业层次和总体质量水平,使质量强镇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质量水平
1、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率及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且保持稳定,出口产品的出厂合格率达到100%;许可证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2%以上;主要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逐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竞争力指数力争全区领先。
2、工程质量。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3、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服务业及重点领域发展要求的服务标准体系,努力促进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服务品牌建设,着力培育扶持一批在全区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服务业龙头品牌企业;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逐年上升。
(二)夯实标准计量基础:1、规划1家企业制订国家标准,2家企业制订行业标准,7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以上确认,全镇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和复审率保持在98%以上。2、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范区建设,争创市级以上绿色生态园1家。
(三)推进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年内争创省级名牌产品1只,市级名牌产品1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率达100%以上。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区域内主要工业产品的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许可证产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整改率达100%;涉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重点产品100%建立质量档案;摸清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督促其100%领取生产许可证,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质量强镇工作取得实效
1、强化领导,确保实效。以质量强镇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质量强镇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统筹、指导、考核工作。各村、各相关企业要围绕质量强镇的年度总体目标,及时制订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在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制度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狠抓落实,保证质量强镇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质量强镇工作的实施意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各项奖惩措施,切实落实好质量强镇各项活动,真正做到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由镇质量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在12月份组织开展对各村、各相关企业的年度考核,确保质量强镇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扩大宣传,加强培训。各村、相关企业要制订落实质量强镇工作的宣传培训计划,年度内至少举办1期质量法律法规和专项培训班,培训人数不低于企业数的60%,涉及食品生产、行政许可、强制认证产品的企业100%参加相关部门及镇组织的培训。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法治意识,切实履行法定质量义务,营造全镇质量强镇的浓厚氛围。
(二)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提升全镇质量竞争力
1、实施名牌战略。各村和有关企业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名牌战略推进机制,按照“培育一批、巩固一批、成熟一批、创建一批”的思路,坚持突出质量、技术、创新在品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对名牌企业的分类指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突出自主创新,把八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区域产业集群作为创牌重点,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集群对全镇经济的支撑力和贡献率。镇经发科、环保、安监、建设、农林等部门要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
2、实施标准引领战略。重点推进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标和行标的制(修)订工作,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产品档次,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竞争力;深化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大力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充分发挥计量在提高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的作用。对生产定量包装产品的企业积极推行计量保证能力考核工作,对计量基础较好的企业,大力引导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方法,不断提高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3、实施卓越绩效战略。不断完善质量基础工作,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攻关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大力推广应用“5S”QC小组、“六西格玛”、零缺陷、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在巩固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合格管理体系认证的前提下,鼓励企业贯彻和实施ISO9001标准和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
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动重点食品企业通过ISO22000、HACCP控制体系认证。定期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生产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获证企业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着力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和无证生产窝点,有效遏制无证照生产、加工、经营食品的行为。
(三)建立质量联动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质量监管力度。要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制订制度,落实措施,把源头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加强对重要的工业产品,重点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建立质量应急预警机制,确保重点产(商)品抽查合格率的稳步提高,实施质量预查和专项检查,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力度,依法实施产品召回和市场退出机制。
2、深入开展打假治劣。经发科、工商、卫生、食安、建设、农林,市管委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面建立联动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对涉及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的重要工业品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并建立巡查、回访和信息反馈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为横山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3、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增强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和消费者质量安全保护意识。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1、2016年横山桥镇质量强镇工作考核办法
2、2016年横山桥镇质量强镇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横山桥镇人民政府
2016年5月18日
附件1
2016年横山桥镇质量强镇工作考核办法
为促进全镇质量强镇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质量强镇工作特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1、考核对象为各村、有关企业。
2、考核由镇质量强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一年一次,每年12月份由镇质量强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有关企业当年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递交镇质量强镇活动领导小组审定。
3、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
4、本考核得分纳入村委目标管理考核中。
附件2
2016年横山桥镇质量强镇工作考核评分细则
序号
|
考核内容
|
评分方法
|
标准分
|
实得分
|
1、
|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质量强镇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质量形势,检查落实工作任务。
|
⑴人员变动及时发文调整领导小组1分
⑵领导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2分。
⑶积极参加镇政府有关会议、活动2分
|
5
|
|
2、
|
以村、企业文件形式制订下发质量强镇工作实施意见,与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及相关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
⑴村、企业发文制订实施意见3分
⑵签订目标责任书 4分,如签订不全酌情扣分
⑶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3分
|
10
|
|
3、
|
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至少参加一期由企业负责人或有关职工参加的法律法规及专项培训班,涉及食品生产、行政许可、强制认证产品的企业培训率达100%,其他不少于60%。
|
⑴举办一期法律法规培训班3分
⑵举办一期专项培训班3分
⑶完成培训人数4分
|
10
|
|
4、
|
认真制订三级品牌培育规划,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品牌战略,有的放矢地挖掘区域资源、有效培育品牌群体,积极鼓励企业申报各类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
|
⑴村、企业制定名牌培育规划5分
⑵村、企业制定名牌奖励政策5分
⑶组织及时申报名牌产品5分
⑷完成争创名牌目标任务5分
⑸除完成任务外,每新增一家省名牌或省著名商标企业加5分,每新增一家国家质量奖,或中国驰名商标(司法途径除外)企业加10分
|
20
|
|
5、
|
强化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大力宣贯ISO9001、ISO14001标准和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率达85%以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GB∕T19580标准宣贯达100%。
|
⑴质量体系认证率达标1分
⑵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2分
⑶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率达标2分
⑷每新增加2家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企业加2分
⑸每新增1家省质量奖企业5分
|
5
|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评分方法
|
标准分
|
实得分
|
6、
|
认真做好企业标准化和计量基础工作,积极开展“采标”和“计量确认”和“标准复审”工作,标准复审率和标准覆盖率均达98%以上。
|
⑴完成“采标”任务2分
⑵完成标准复审工作3分
⑶完成“计量确认”任务5分
⑷新建一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加10分、5分
⑸每新增一家省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加5分
⑹国标主起草单位加5分,行标主起草单位加3分
⑺除完成任务外,每增加一个“采标”或计量保证确认加2分
|
10
|
|
7、
|
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认真执行国家、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计划,国抽、省抽合格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不低于92%、其他产品不低于85%
|
⑴涉及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有一个不合格扣1分
⑵故意拒检拒抽的经核实有关个扣2分
|
10
|
|
8、
|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无证生产行为,确保辖区内无制假售假行为,无重大质量事故,无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
⑴建立打假工作责任制5分
⑵明确打假工作联络员并积极配合部门工作5分
⑶无重大违法违规案件5分,凡发生重大制假售假案件或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均不得分
⑷联络员主动提供打假线索和信息,经查实的有1条加2分
|
15
|
|
9、
|
抓紧落实好源头质量建设制度,对区域内重点产品要建立长效监管的服务机制,做到重点产品100%建档并严格证后监管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证照齐全的小作坊情况,督促其100%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
⑴重点产品100%建档2分
⑵落实证后监管措施2分
⑶建立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台账,并及时更新2分
⑷一年至少对每个单位检查一次,有检查台账,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4分,少签按比例扣分
|
10
|
|
10、
|
积极宣传质量强镇工作,及时上报工作信息,按要求建立完善的分类台账资料,做到资料齐全,记录清晰,数据准确。
|
⑴每季度上报质量信息1-2条1分。增加4条以上信息加3分,8条以上信息加5分
⑵建立分类台账资料2分
⑶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记录清晰2分
|
5
|
|
考核人签名
|
|
总得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