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州城出发向东十余公里,就是常州经开区横林镇。再沿中吴大道至无锡交界处,便到了该镇的北湖村。站上高高的岸堤,一片宽广的水域就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阳湖”。
阳湖南通太湖,北径直湖港,并由五牧大运河贯通长江。驻足湖岸,极目眺望,安阳山文笔峰就矗立湖边,山水相依,如诗如画。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野鸭游曳,一群群白鹭展翅飞翔。湖边数百亩芦苇荡,青翠的苇叶,随风起舞,引来周边村民,纷纷采摘苇叶。每逢端午,姑娘、大婶们喜欢就地取材,用这宽宽的苇叶,裹成清香浓浓的粽子。此情此景,可谓是:烟雨白帆碧波漾,风起苇伏见姑娘。湖中绦州,似盛放在绿盘里的一颗颗硕大的翡翠,渡舟小岛,垂钓烧烤,别有一番情趣。这样一大片原生态的水乡湿地,真是大自然的一份恩赐,当地人无不引以为傲,倍加珍视,素来就有“阳湖六景”的美誉。
一景“龙潭鱼跃”:北阳湖村西龙潭头,圩岸高嵩是印马河入阳湖的三支河流交汇处。河面较宽,深不见底,大旱之年,龙潭不枯,相传潭中有龙,故称龙潭。船来船住,常有鱼跃出水面,有时会落入船舱。
二景“观音观湖”:临湖北岸,有一观音堂(百子堂),由于阳湖风景秀丽,观音坐北朝南,观看平静的湖面,心旷神怡,是静心修养的胜地。
三景“月夜赛镜”:阳湖是内陆湖,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洁白明亮的月亮照在湖上,犹如一面大镜子,其景致美丽如画。
四景“冰上抛球”:古时每到寒冬腊月,阳湖水面结成一层厚冰,倘若在冰上用球抛去,可悠悠地滚滑至对岸,引来欢笑阵阵,其乐无穷。
五景“烟雨白帆”:每当细雨蒙蒙,在烟雾缭绕的湖面上,帆船来往,只见点点白帆,引发人们的许多遐想。
六景“芦塘雁鸣”:湖中小岛和湖周有多处芦塘,芦草茂密芦花飘飘,常有各种鸟类生养栖息,啼鸣声声,叫人心旷神怡。
阳湖有南阳湖与北阳湖之分,其支流向周边延伸,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系,丰泽一方,滋养世代。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代代口传,至今在周边的村民中仍耳熟能详着一个个有关阳湖的美丽传说,其中《龙潭头的传说》等还被编入册。据说在阳湖北岸有个叫“龙潭头”的小村里,一名王姓庄稼人,力大无穷,挑担要有扶横(即车水的横木)。有一年他夫人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下地一声如雷啼哭,震动了皇帝的金銮宝殿,那可是真龙天子下凡,将来要做皇帝的。当时,正是明朝朱元璋登基,统一天下不久,他为能稳坐江山,便派军师刘伯温四处察看地势风水。凡是龙地龙池均需破坏掉。有一天,刘伯温察访经过北阳湖,看到南、北阳湖连接处风水甚佳,是龙脉之地,而北岸恰好有一个“龙潭头”村,如果不破坏这风水,村里姓王的那个男孩必定要做皇帝。因此,刘伯温马上叫来百姓把两湖的连接处填没了。结果,这孩子长大后只做了保国将军。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座落在阳湖之滨的横林,千百年来确实是人才辈出,素有文昌福地,吴中名镇的美称。历史上横林从宋、元、明、清共出了六十一名进士,其中状元二名,探花二名(其中清乾隆恩科,状元本是赵翼,乾隆帝为平衡政治,历来状元出江浙,陕西无状元,将第三名的陕西人王杰与赵翼对调)。传为美谈的还有:祖孙三进士(薛方山子近兖孙敷教明代三进士);叔侄同翰林(诸定远侄诸豫同朝任翰林);兄弟同榜中(诸豫,诸保宥兄弟为清同榜进士);“双桂”出丁姓(丁宝臣,丁宗臣兄弟同中进士,常州双桂坊因此得名)。城东三巷之首余巷,薛方山之裔,明清二朝薛氏有八杰列朝廷,清乾隆朝状元大学士刘纶,乡籍属横林余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近现代更有东北抗日联军名将冯仲云、中共中央东北局副部长冯铉;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赵元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秦仁昌;生物工程之父冯元桢等杰出人才数以百计。
许多从阳湖岸边走出去的名士贤达,都深深眷恋着故地水土,如为官朝野的赵翼告老回乡后,就择墓地于南阳湖东钮湾安息。
阳湖,以山名,东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中与无锡分派。清时曾以湖名设“阳湖县”,彰显出了阳湖的历史地位。如今,适逢行政区域再次调整,横林镇划入常州经开区,在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的建设大潮中,久负盛名且保持较好原生态风貌的阳湖,必将成为经开区东大门的一道亮丽风景!
附“横林的由来”
横林又称东横林(因县内有西横林,现称西林乡)。横林镇分上塘、下塘、运河以南为下塘,以北为上塘。
横林原名槐滩,相传元朝前曾用此名。传说在大运河未开凿之前,本地水道只有黄桥港由南向北,把东北两地隔开。为了交流物资,方便交通,曾在黄桥港设渡。渡口有一株古槐树,杆粗叶茂,枝杆延伸河中,树叶成荫,炎夏盛暑之时,人们在此等渡歇凉,后来设起了茶座酒铺,慢慢逐渐成市,素称槐滩。原处而今尚有遗址可寻。
又说:“秦皇山脉西端有芳茂山。(即横山)东南约十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东西狭长,南北较短,清帝乾隆下江南经此,见树木旺盛,赐名“旺林”。
又据宋咸淳《毗陵志》:《风土记》曰:“有大横岘以承众流,今运河北也,东南有芙蓉湖,山横其间,故曰大横,今运河北岸有横林,志县二十七里,与山遥相望,昔有林木,故名横林。”可见横林地名,在宋咸淳年间就已载入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