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潞城这么多年
对潞城的认识真的能称得上“了如指掌“么?
小开仔细想想也未必,
潞城建制千百年,
有关她的历史、人物、传说浩如烟海,
怎么可能穷尽对她的认知?
今天生活在潞城,
取其沧海一粟,
亲近她,不失为一门功课。
“潞城”的由来
常州有潞城
山西也有潞城
他们直接又有什么联系?
“潞城”二字历史悠久,
《说文解字》解释“潞”为浸,即水淹没或可灌溉的水里,
“城”字为盛民,合起来即是可灌溉之水利用以滋万民。
其最早可见的文字记载为宋咸淳《毗陵志》,
其文是“郡县东二舍许名曰潞城”。
明嘉靖年间,武进县志记载潞城属于永丰;清光绪年间阳湖县志记载本镇分属孝仁、政成等乡。民国后沿袭保甲制分属武进西五、西六、西七三保,解放后经历数次区乡区划变动,但潞城村周边始终是政权驻地,城文化也因此得以保存流传至今。
根据群众流传的潞城名称来历,潞城是古时由山西省潞城县迁来,经过考证山西潞城在汉代以前为赤狄氏所居,东汉置潞县,隋改潞城县。但历代相关民族迁徙文献均未见记载此说,应为讹传。另外据传,潞城西北的下城头村周围芦苇茂盛,沟壑分汊,可驻水军。
古时候潞城惟东面可从田野小道进入,有一位周将军驻兵于此,因出入都要从河上的跳板经过,故称该地为“跳板头”,其旁有一名约“走马厅”,据说是周将军走马射箭的地方。
自然风貌
四周水上各有桥梁,东有砚画桥可通横山,西有潞城桥可通毗陵郡,南有下桥可通丁堰即戚墅堰,北有绛下桥可通东青。
潞城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一部分,自古土地平坦肥沃,水网纵横密布。 古时在今潞城村有3000亩土地,四周为天然水域所围,可护百姓可防匪盗,故依“灌溉之水利,用以养万民”之意取名潞城。
这四座桥梁犹如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只要把守好四座桥梁,匪盗皆不可入内骚扰百姓,故虽是居住于村野却如同居住于城镇之中。
清光绪秀才东青凌正华有诗:
“村墟隐约画图中,似隔清溪无路通。杨柳缇边毛屋外,竹林缺处露墙红”。
游艺活动
潞城距市中心较为偏远,导致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仍然保留了较多的农村生活形态。旧时农村的手工劳动较多,农闲时的游艺活动也较为丰富。
潞城猴拳
历史发展方面,最早可追述宋朝,有很多传说故事流传下来。
因此形成了现在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的非遗项目在所有项目中占主要地位的局面。
潞城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分布较为广泛,
潞城、光明、曙光、政新、东升各村均有分布,
但各村资源各有特色。
潞城村的非遗资源主要集中于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类
光明村的资源主要集中于传统技艺和生产商贸习俗类
政新村的资源以传统戏剧锡剧较为突出
曙光村的资源主要集中于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
东升村的资源以传统技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