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名称:常州经开区党工委 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1038-2/2017-00042
主题分类:重大项目建设 体裁分类:通知 组配分类:其他 区政府:业务工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产生日期:2017-03-03 发布日期:2017-03-03
内容概述:常州经开区党工委 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州经开区党工委 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工作机构、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决定,现将《关于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7年3月3日                                        

关于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的

实施意见

 

为优化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化解发展基础要素制约,加快打造招商引资新载体、产业发展大平台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全面落实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结合《常州经开区镇(街道)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案(试行)》,现就加快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依据经开区战略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分批推进,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益显著、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园区,为经开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目标任务

结合各镇、街道产业特色,启动建设轨道交通、新材料、智能电力装备等8个特色产业园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整合产业用地1万亩以上,完成拆迁15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1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投资超30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入驻园区新增用地类项目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

三、建设方案

1、轨道交通产业园

(1)园区范围

东至232省道、南至漕上路、西至东城路、北至龙锦路,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围绕建设“轨道整车生产集聚区、维修保养集聚区、核心系统及其他设备集聚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培训集聚区、科技孵化服务集聚区、金融服务集聚区”六大目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建成千亿级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基地。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围绕“一轴两带、两心四片”,一轴:依托兴东路,串联园区四大功能片区,打造园区产业发展轴。两带:依托潞横路,打造城市景观带;依托东方大道快速路,打造公共服务发展带。四片:以轨道交通、智能电网产业为主的龙头企业集聚片区;以园区管理、运营服务为主的园区公共服务片区;以研发制造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化片区;承担行政办公、商业服务、金融商务、研发创新、休闲娱乐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区级公共服务片区。加快“公共服务、融资服务、智慧创新”三大平台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城融合,全力打造产业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园区。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园区力争完成拆迁3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8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150亿元。

2、新材料产业园

(1)园区范围

东至横洛路、南至武南路、西至S232省道、北至长虹东路,总面积约11.3 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以新材料为特色,培育孵化液态金属、3D 打印材料、气凝胶等前沿材料;加快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轻合金(镁、铝)等高端材料,做大做强玻纤复合材料、特种焊接材料等优势材料;积极探索改性塑料、光刻胶、形状记忆合金、新型铝材料等复合型新材料。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围绕“两核、两轴、六区”,依托“公共服务核心区、企业服务核心区”两核,打造“纬四路交通轴、滨水景观轴”两轴,建设“塘桥生活区、仓储物流区、北部产业片区、南部产业片区、中部产业片区、产业服务区”六大片区等。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3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5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3、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

(1)园区范围

东至江南路五一段与朝阳路五一许家村、南至奚巷创业河、西至232省道、北至五一盛家村与郑陆交界,总面积约3.15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以智能电力装备为产业特色,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协同化、国际化发展,搭建以创业孵化为特色,集研发、制造、销售、集散、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围绕“一核引领、双轴串区”,其中,“一核”主要依托高等级对外道路组建产业园双创核心区,“双轴”主要沿武澄路打造产业园形象展示整轴,沿下圩河、黄家浜一线打造产业园亲水景观轴,“串区”即通过两轴串通生产服务区、企业提升区、产业拓展区三大区域板块,打造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的特色园区。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2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4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75亿元。

4、绿色机电产业园

(1)园区范围

园区包括大明路和钱家工业园两个片区,总面积约8.13平方公里。其中大明路片区:东至华昌路、南至中王路、西至镇界、北至京杭大运河,面积约5.43 平方公里;钱家工业园片区:东至今创路、南至华通路、西至华昌路、北至中吴大道,面积约2.7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大力发展以高效节能电机、微特电机为代表的新兴高效绿色电机,积极拓展配套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绿色机电产品。延伸绿色机电产品的设计、销售和维护等产业链增值环节,提升产业附加值。壮大今创集团、雷利电机、光大环保、强力新材等龙头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合提升。

(3)建设内容

大明路片区:围绕“两核、两轴、五区”,依托生产服务核心区和生活服务核心区,打造延政路至省庄大道城市发展轴和大明路园区形象展示轴,加快建设物流综合片、北部产业片、生活服务片、生产服务片和南部产业片等五大片区。

钱家工业园片区:围绕四区:制造生产片区、商住片区、物流片区、轨道交通场站片区,五轴:人民路、轻纺路、广电路、社塘路、钱家塘路,和大明路片区统筹规划一体发展,进一步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力度,提升园区环境面貌,加强园区的承载功能。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3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50亿元。

5、绿色能源产业园

(1)园区范围

东至横洛西路、南至新312国道、西至规划道路、北至三观路,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以赛拉弗光伏、迪森生物质能源等企业为龙头,聚焦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两大重点,加速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配套,加快打造领军型企业,以点带面,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围绕“一轴、一环、两点、多区串联”,一轴:新建贯通园区的横遥路;一环:由三观路、横洛西路、精工路、312国道形成的园区形象展示环;两点:打造横洛西路与312国道、横洛西路与横遥路两个对外形象展示节点,进一步加快横林科创中心建设,全面推动横林绿色能源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2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25亿元。

6、绿色家居产业园

(1)园区范围

东至朝阳路、南至漕上路、西至江南路、北至迎宾路,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立足现有强化木地板、PVC地板、防火板、钢地板、家具等产业集群优势,按照新建、整合和提升的思路,适时引进国内知名家居品牌企业入驻,提升横林绿色家居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拉长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绿色家居产业,将横林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家居创新名镇”。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按示范区、整合区、服务区、预留区四大功能板块进行整合提升。其中,示范区着重引进国内知名的家具品牌,以品牌化提升整体产业的质量与水平;整合区根据现状划分组团,对现有工业用地进行针对性的整合和提升;服务区以完善园区功能为重点,加强生活配套,全面展示园区形象;预留区主要为产业发展预留用地。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20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3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50亿元。

7、丁堰科技园

(1)园区范围

园区包括漕上路南侧片区和庄基片区,总面积约2.93平方公里,其中漕上路南侧片区:东至常青路、南至沪宁铁路、西至大明路、北至丁剑路,面积约2.5平方公里;庄基片区:东至潢河、南至中吴大道、西至新运河、北至劳动东路,面积约0.43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漕上路南侧片区整体定位为产城高度融合的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主要由以前的渐进式工业转型向区域城市形象整体更新转变,沿大明路、漕上路两轴着重引进商业、办公等业态,预留部分用地发展2.5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庄基片区主要定位为绿色机电产业链延伸的城市工业园区。

(3)建设内容

漕上路南侧片区:沿大明路以商业开发和居住用地为主,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沿丁剑路以办公、科技研发为主,积极引入城市工业地产、企业总部等项目,发展楼宇经济,打造都市工业园区。对小园村、杨园村进行整治提升,打造生态休闲廊道。加强沿沪宁铁路区域的土地资源整合,主要承载工业转型及物流项目。

庄基片区:依托现有资源,形成“一核、双轴、两带、二区”的整体布局,主要承载环境品质要求高、交通效率要求快,投入产出效益好的都市型工业项目。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15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1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3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25亿元。

8、高铁商务区

(1)园区范围

东至232省道、南至沪宁城际铁路,西至五一路,北至漕上路,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

打造常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及副中心功能核心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强化城市功能配套,打响双创品牌,积极接受沪宁辐射,以电商类服务业项目为突破口,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努力建设成集交通枢纽、站前商业、科技服务、金融商务和众创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园区。

(3)建设内容

园区建设围绕“两心、四片、三轴”, “两心”:依托老城区城市功能中心和高铁城际站枢纽两个节点中心;“四片”:加快公共服务片区、生态居住片区、城际站枢纽片区、中心公园片区建设;“三轴”:打造漕上路、兴东路两条公共服务轴以及依托沿江城际铁路与沿江高速公路及三山港区域生态廊道打造的生态创新轴。

(4)建设目标

到2019年末,力争完成拆迁15万平方米,建成产业用房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2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25亿元。

四、工作要求

1、明确责任,加强组织

依据《常州经开区镇(街道)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案(试行)》,横林镇负责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和绿色能源产业园;遥观镇负责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和绿色机电产业园;横山桥镇负责建设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丁堰街道负责建设丁堰科技园;戚墅堰街道负责建设高铁商务区。各镇(街道)要加快园区管理机构的组建,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业研究,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路子。

2、密切配合,加强协调

各园区和工作部门要紧扣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加快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各园区要以项目为王,加强招商引资,加速项目落地,加快要素整合,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进园区快速发展。各工作部门要齐心协力,重心下移,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园区发展。

3、明确目标,强化考核

在经开区镇、街道综合考核体系框架内,制定园区建设目标考核细则,进一步突出并细化拆迁、基础设施及平台载体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推进和企业培育等目标任务。要以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督查考评等激励考核机制,切实发挥出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推动园区快规划、快启动、快建设、见成效,确保完成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17年3月3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