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潞城街道举行今天我来讲——“挥党旗,强队伍”第三批挂职村干部成果汇报会,街道党工委书记、轨道园党工委书记赵文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薛康,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孙燕,村、社区干部代表,街道各部门代表和21名挂职村干部参加会议。
6位挂职村干部进行了精彩演讲:
潘德银:短短两个月的学习锻炼了我的社区工作能力,同时也让我适应了社区工作环境。虽然在挂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历练、是一种考验。撤村建居后,我也将不断寻找差距,多向领导和前辈们学习,透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周贤琳:挂职锻炼已经结束,但是我的旅程才刚刚起航。我会继续努力把这次学到的干货融入今后的日常工作,就如同习近平所号召的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曹继业:如果说撤村建居是推动燃料,那么转型提质则属于扩增容量。但转型不等于转行,不管在村委还是社区,都应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更好地服务群众,实干、苦干加巧干,以非常的办法和力度为撤村建居“添油加料”。
潘佳海:搞好社区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力求实效,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具体说起来,就是要在社区工作中做到以下4条: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要有强烈的创新特色意识;3、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4、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
王新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有舍得下长功夫、苦功夫、硬功夫,把一点一滴做到最好,把一招一式练到极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出力中实现出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潞城村委赵丹在钟楼区南大街街道的吊桥路社区完成了脱产挂职跟学锻炼,从4个方面分享了她的学习成果:1、许巧珍和她的“7+工作法”;2、新时期的社区管理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3、吊桥路社区和我们的社区存在的差异;4、要充分发挥品牌核心凝聚力。
演讲结束后,孙委员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每周的师傅点评、每两周的心得感悟及结束时的图文总结,一点一滴记录着村干部的成长与收获,挂职培养成效凸显。最后,孙委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取长补短,将成功的经验与方法渗透到村委与社区的工作中;二是抓住机遇,锻炼表达能力,提升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