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起因】 丁堰街道地处常州东部新老城区交接段,地形分布狭长,依傍京杭大运河而成,总面积10.17平方千米,包含丁堰、常丰、芳渚、梅港4个行政村和蓝山湖、港龙(筹)、观墩(筹)3个社区,常住人口约3万人,户籍人口1.4万人。根据武进区网格化集成管理工作的部署安排,丁堰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推进街道网格化集成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旨在更好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密切群众,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网格里办事更便捷、在网格里生活更舒心。今年4月开始,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序时推进网格化工作,我们成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职责权限梳理了事项清单,按照属地管理划分了18个基础网格、1个专属网格,制定了考核细则。我们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目前共有网格联络员19人、网格长19人、专职网格员18人、兼职网格员60人、网格志愿者36人。至8月2日我们已成功实现了网格闭环运行,开通并使用的全要素网格通账号为36个,目前我们的格均事件数在15条以上。我们对每日网格的数据实行“日通报”制度,保证网格上报的数量符合省市区的要求。 2018年9月11日,丁堰街道常丰村第一网格网格员在巡查时接到群众举报:河肖皮桥73号有人在家对十几个电瓶进行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噪音污染。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至网格长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做法与经过】 当天下午,丁堰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就组织派出所(消防)、安监、属地网格长到达现场查看,发现现场不是电瓶充电,而是共有2组15台机器在运作,现场有数个拖线板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一定的噪音。经询问,正在运作的机器是挖矿机在挖矿,设备摆放的地点为连排私房,均为老式木质结构,隔壁74号还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行动不便,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9月15日,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就召开了联席会议,通报河肖皮桥73号的现场情况,请派出所(消防)做好安全告知,请安监部门做好噪音检测工作。9月18日,派出所重新对河肖皮桥73号租赁户签收《消防告知书》,工作人员对河肖皮桥74号进行噪音检测。9月25日,河肖皮桥74号陆耀琴来到丁堰街道综治办上访,诉求为:要求73号租赁户把设备搬离。下午,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再次组织派出所(消防)、安监来到现场,在信访人指定地点重新检测噪音。9月28日,信访户聘请专业机构到现场检测后将噪音检测报告递交了派出所。10月19日,河肖皮桥社区民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找到73号租赁户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10月20日,73号租赁户自行撤离了“挖矿”设备。 【难点与突破】 比特币挖矿机,就是用于赚取比特币的电脑,这类电脑一般有专业的挖矿芯片,多采用烧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较大。用户用个人计算机下载软件然后运行特定算法,与远方服务器通讯后可得到相应比特币,是获取比特币的方式之一。央行等五部委在2013年年底联合下发的比特币风险通知中明确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买卖。因此,并没有哪个执法部门可以强制房屋租赁人搬离挖矿设备,但是挖矿机耗电量极大,确实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经过多次沟通,房东以及租赁户表示接受任何部门的调查,就是不愿意撤离设备,如何处理一时陷入僵局,找到切入口成了解决此事的关键。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通过几次噪音检测,发现偶有噪音超标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对制造噪音者可予以治安处罚,于是,告知信访人申请专业机构进行噪音检测。 【经验与启示】 一是网格巡查在发现风险隐患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网格员通过常态巡查机制和兜底翻的细致排查,快速准确的发现了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 二是联动机制在整合部门合力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经开区梳理了8大类964项网格事件责任清单,有效厘清了部门权责边界,同时建立起主协办机制,为依法治理提供前提保障。该案例正是明确了由派出所主办,综治办、安监、村委等协办,责任分工到位,措施细致扎实,形成了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流程体系在网格实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此次事件,实现了社会治理事件发现、受理、分拨、处置的闭环运行。规范的运行机制、明确的处置时限和科学的结案标准,极大的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为网格化实战常态长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