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车戚墅堰所,提及机器维修、改造方面的专家,张学斌是“大师”级别人物。
从19岁入行,经过30多年的潜心磨砺,如今的张学斌已是十足的老将风范,不论是维修还是改造机器,有着庖丁解牛 般的娴熟技艺。
铁路青年技术能手、中国中车资深技能专家、常州市有突出贡献技师、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江苏工匠……一路走来,张学斌获得了诸多荣誉。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
1985年,19岁的张学斌从技校毕业,成为戚墅堰所的一名员工,在车间学着做设备维修。
留着齐秦式的披肩长发,穿着当时流行的喇叭裤,这个时尚的“毛头小伙子”刚一报到,就让所里的老师傅“颇有微词”——“这么爱时髦的小伙子,不是干活的料!”
不过,短短2个月后,张学斌就让大家刮目相看。当时,所里有一台设备坏了,同事们修了几天都没修好。作为一名新进人员,张学斌自告奋勇:“我来试试!”在他的“捣鼓”下,半天时间,机器就修好了。不单是同事,就连所里的老师傅也对他啧啧称赞:“小伙子真不错!”从此以后,但凡机器遇到点疑难杂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张学斌”。
初出茅庐,张学斌的维修技术为什么这么牛?原来,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研究电器,家里的录音机、电视机、音响总是被他拆了装、装了拆。工作以后,他对于机器设备更是着迷,兴趣、悟性再加上勤奋,让他很快就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崭露头角。
一次大胆尝试
1994年,张学斌被所里推荐前往西南交大脱产读书。1997年回来后,他开始尝试“改造”机器。
当时,所里有几台铸造用的射芯机故障率比较高,由于是用老式的继电器控制,设备的控制精度不准。在思索良久后,有一天,张学斌脑中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对整套电控系统重新改造设计呢?”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即便是在大学,张学斌也只是对编程有些许了解,没真正学过,所里也没有前辈有这方面的经验。
怎么办?张学斌自有主意。他先是想办法找到了一套三菱PLC编程软件的使用说明书,从头到尾翻看一遍,学习编程语句。然后,他慢慢摸索着写一些程序,边写边调试。
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编程也不是直接输入电脑,而是在纸上写好语句,再逐个字母输入仪器中。1个多月时间里,张学斌全身心投入在编程的世界里,写程序的信纸用了厚厚一沓,终于把程序编完了,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设备改造好了以后,车间主任发现,改造后的机器不仅喷砂精度准确,产品质量稳定,且不容易坏。这一次的成功尝试,让张学斌渐渐有了“名气”——原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不仅会修机器,还会改机器!
匠心,就是不断创新和超越
几年过去,张学斌维修的机器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精湛,几乎是“手到病除”。慢慢地,普通的维修和改造已难不倒他,他希望能有更高难度的挑战——维修进口设备。
戚墅堰所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基地,所里有很多价值上千万元的进口设备。最初,这些昂贵的设备都由国外厂家派驻专业的维修人员维修,但花费不菲。对于这些进口设备,张学斌跃跃欲试,好几次跟公司“请命”,但考虑到设备价值较高,直到2000年以后公司才同意尝试由所里维修。
为了维修进口设备,张学斌可花了不少功夫。当时,他面临的最大难关就是——读懂说明书。因为说明书要么是英文,要么就是德文,里面又有很多专业词汇。但这也难不倒他。每天下了班,他都要带一本外文说明书回家“啃”,每天挑灯夜读,半年时间,就把大大小小的说明书“啃”完了。
有一次,车间一台德国磨齿机的展成驱动坏了。当时,全所只有2台磨齿机,几乎24小时不停运转。这一坏,耽误了生产,维修任务艰难而紧迫。
“当时我们向原厂家咨询配件,对方报价6万多元,而且需要3个多月才能把驱动寄过来。时间紧迫,我当时就建议可以买一个类似的国产驱动修改和匹配一下,应该能一样使用。”张学斌建议后,公司领导很快拍板同意了这个方案。
于是,张学斌迅速在网上花4000多元购买了一个国产驱动,经过一周没日没夜地改造和调试,他再一次创造了奇迹,把机器修好了,及时恢复了生产。此后,所里的进口设备维修慢慢地都不再依赖厂家。
热衷钻研,勇于挑战,技术过硬……这些特质让张学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渐渐地,“设备神医”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很多外企、民企都高薪聘请他,被他婉言谢绝。他沉下心来继续钻研,还带出了一大批精于维修和技改的徒弟。
如今,他已不再满足于改机器了,而是开始“造机器”。他主持研制的“城轨齿轮箱跑合试验台”,已累计节省设备采购费用100多万元,节省跑合试验人工工时费用75万元以上,为多家地铁公司研制销售该类设备7台套,实现外部销售收入700万元,开创了所里由维修人员研发设备实现外部销售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