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医改办发〔2016〕1号)、《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8〕35号)、常医改办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现就进一步做好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稳数量、提质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标,2020年全镇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5%,特殊人群应签尽签。签约居民在我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比例达到80%以上。签约居民服务满意率达80%,续约率达80%。
二、工作内容
(一)签约服务主体
遥观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设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各村、社区可委派社工、志愿者、计生专干和村(社区)干部等人员加入团队,做好签约服务工作的联络、宣传、发动、引导和监督服务工作,合理分担签约服务的非医疗事务工作任务。
(二)签约服务人群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我镇常住人口,强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疾残人、慢性病患者、白血病患儿等重点人群优先开展签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七类特殊人群,做到应签尽签。做好高层次引进人才和离休干部签约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有偿签约服务,有偿签约人数占重点人群签约人数的10%左右,特殊人群重点签约有偿签约服务包。
(三)签约服务费用
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按年度收取服务费用。《常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及收费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免费提供;各种基本医疗服务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和个人各支付50元;健康管理服务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50元、医保支付30元和个人支付70元。未在本区参保的人员基本医疗服务包和健康管理服务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50元、个人支付100元。签约健康管理服务包的人可再选择健康体检增值包,个人再支付50元。糖尿病患者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或基本医疗服务包的可再选择糖尿病增值包,个人再支付360元。
各村、居委会可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财力、物力支持。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的有偿签约服务,为减轻群众负担,营造良好签约氛围和获得较好签约效果,可通过各种方式力所能及地为我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细化签约服务内容
1、优化“签约服务包”。遥观镇卫生院要按照常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容,明确签约服务费用标准下的“签约服务包”内容并向群众公示,对不同人群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重点做好老年人、慢病、七类特殊人群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出诊、家庭病床、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居家康复、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个性化签约、点单式签约等特色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制定完善的个性化签约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内容。个性化签约服务包费用由双方约定。
2、强化签约服务团队。医联体上级医院要下派专科医生充实到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参与签约服务活动及团队人员业务培训指导,并开展专科联合门诊,对签约居民开展诊疗活动,进一步增强签约团队的服务能力。遥观镇卫生院要合理配置签约服务团队,充分发挥社区护士和其他团队成员的签约助理作用,强化团队的分工协作,提高签约服务工作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各村、居委会卫生计生专职干部、签约服务联络员等在签约服务中的联络、宣传、协助作用。
3、做实基本医疗服务。遥观镇卫生院要开展签约门诊流程改造,引导签约居民预约就诊,鼓励签约医生在诊间随访,做实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各签约服务团队要因地制宜开展下村巡回医疗服务,采取“定时、定人、定点”的方式,通过集中服务加个体化服务,将签约服务覆盖到所有签约居民。医联体医院要将专家门诊号源、住院床位等资源通过信息平台下放到卫生院、村卫生室,优先安排经签约预约和转诊的病人,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不断提升签约居民就诊感受度。医院、卫生室要为符合条件的签约居民提供慢性病连续处方服务,使签约居民合理用药需求在家庭医生处得到基本满足。根据签约居民需求,适时开展简易手法理疗、拔罐、中药熏洗、中药贴敷、耳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4、做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及团队对签约居民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对象,要按照《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要求,充分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展随访、干预、诊疗等服务,做好年度健康管理工作。要以落实《母子健康手册》为主,加强签约孕产妇产前产后保健检查、随访管理,以及0-3岁儿童健康管理。对签约儿童,要以儿童保健服务为主。家庭医生通过建立微信群、手机APP、电话、短信等方式,与签约居民建立紧密、持续的互动关系,让群众感受到家庭医生对其健康的持续关注与关怀。
三、工作要求
(一)深刻领会签约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签约服务工作是新时代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主要抓手。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到2020年,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家庭医生”的工作目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工作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集所有政策全周期、全过程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完善财政、民政、残联、村委、医疗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分工协作,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三)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纵向协作。医联体上级医院要通过下派专家和开展专科联合门诊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有效调配医疗资源,开展增值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四)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加快以家庭医生为重点的签约队伍建设,着重针对基层常见病、慢性病,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和服务流程,着力提升家庭医生知识基本技能。
(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评价家庭医生的签约数量与构成、诊疗服务数量与质量、首诊与转诊比例、履约率、续约率、签约居民满意度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关签约服务费用。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党政办公室
2020年6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