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项目办已完成和已启动项目共83个,其中园区建设项目1个,活水除涝项目4个,控源截污项目3个,旧城更新项目5个,配合他部门项目6个,服务外包项目招投标11个,零星工程53个,完成情况如下:
一、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1、园区建设项目。鹅颈湾生态修复提升项目是经开区重点项目,也是我街道高铁商务区的启动项目,项目占地约900余亩,面积大约相当于1.5个青枫公园,2个红梅公园,2.5个丁塘河湿地公园,5个圩墩公园,建成后将修复水域面积约285亩,新增绿地面积约615亩,极大改善周边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项目开工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督促项目进度,项目办在进场后迅速制定各类监管制度,合理划分工作区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完成了红线内清表清淤、测量放线,地形营造、绿化种植、硬质铺装、管网敷设、杆线迁移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年内完成A片区、B片区地形营造,十里花阶、亲水平台基础结构施工,大中型乔木种植,2个橡胶坝施工,3座厕所结构施工,2座桥梁施工,1座桥梁灌注桩施工。明年7月份竣工验收。)
2、活水除涝项目。完成陈储河北闸门维修项目,修复闸门锈蚀点,更换钢缆等配套设施,同时清理闸口淤泥,确保恢复闸门密闭性,提升河道调水能力。完成潢河支浜活水项目,累计敷设活水管道约550米,河道南侧新建出水口2个,实现运河、潢河双向活水,河道水质进一步提升。完成圩墩泵站改造提升项目,按照星级泵站建设标准,严格区分泵房生活区与工作区,更换老旧排涝泵、电箱、电柜等设备;完成街东路雨水管道改造项目,累计新建雨水管道约300米,上述片区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3、控源截污项目。完成圩墩新村截污改造项目,累计新建截污管道200米,串流点修复17处,圩墩新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市政主管网,排污能力显著提升。完成城东商城雨污分流项目,累计新建雨污管网约500米,区域排污排涝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完成河苑片区截污改造项目,累计新建污水管道约1350米,确保区域内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全部接入市政主管网,保障周边河道水质不受污染。
4、旧城更新项目。完成工房区(刘家桥地块)改造项目,累计新建自来水、天然气和污水管道约600米,地块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启动铁路职工家属区改造项目,对新胜路、车站西弄、东升路、湾城24台等4个地块公共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累计新建自来水、天然气、雨污管道约4800米,目前已完成了新胜路、车站西弄地块施工,预计年内上述地块全部竣工。
5、配合他部门项目。完成南沿江高铁(戚墅堰段)征迁指挥部和现场办公室改造项目,累计改造办公区域约1400平方米,为后续征迁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完成东方社区“锋领楼道”书记项目,累计装饰社区楼道约1600平方米,党的建设深入小区楼道,走进千家万户。完成金贸大厦消防通道改造项目,标准化建设消防通道10米,楼宇布局更加科学规范。完成城际铁路北广场综合大楼屋面防水改造项目,修复屋面防水层约2000平方米,解决困扰已久的渗水问题。启动街道派出所警营廉政文化装饰项目,新增警廉活动阵地,党风警风建设更加深入。
二、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区域发展存在问题
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河苑片区、圩墩片区、大量泵站、道路等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城市更新进展不快的问题仍然存在。
1、道路拥堵问题。随着新城和昱的交付,工房区将新增约1000户居民,“先行路”沿线人流密集,日间交通组织压力很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常青路南沿延、现状先行路改造等项目应当尽快实施。
2、薄弱片区问题。辖区内仍有中街、东街、西街、铁配、电讯、小铁路、牛奶厂等薄弱片区基础设施陈旧,群众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不断提高。
(二)科室自身不足
1、工作开展不够主动。工作中能够服从安排,但更多地关注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仅仅做到“有事做”,对项目建成后如何管理、与上级部门、街道相关科室如何衔接等事务关注不多,没有积极主动“找事做”。
2、矛盾化解能力不足。大多数项目建设直面群众,诉求多,矛盾多,如何在规定工期内,化解矛盾,安抚群众,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业务能力仍需提升。科室内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管理小规模项目尚可,但在面对有水利、桥梁等专业性较强的大规模项目时,如何高效地管理,迅速地推进,严谨地决策,还需要不断学习。
三、明年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品质街道 幸福家园”的发展定位,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薄弱片区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砥砺前行、实干争先、迎难而上,努力做到项目推进更高效,管理服务更规范,人员队伍更专业。
1、项目推进更高效。加快推进鹅颈湾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及时跟踪调度,确保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打造一体化、综合性的生态休闲福地;同时,尽快启动公园西路建设,明确生态修复边界,完善园区道路框架。积极推进老旧薄弱片区整治,实施西街、中街、东街片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让老旧片区换发新活力,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2、管理服务更规范。严把工程建设程序关,坚持做到“先申请,后审批,再开工”,严格工程实施来源控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务单位工作库管理,严格入库流程与门槛,确保劳务单位选择与清退有理有据。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强化各项监督管理措施,以完备的制度全流程、全覆盖地抓好监管,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确保工程质量优质可靠,把每一个项目做到精致精美。严把工程建设资金关,严格实施工程变更事前联系制度,所有隐蔽工程、变更项目、新增项目必须事前流转,确保国有资金使用规范透明,科学高效。
3、人员队伍更专业。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有关建设工程的文件与专业规范,更新业务知识, 提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能力。强化执行能力,充分调动科室成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形成紧张快干、强化执行、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加强沟通协调,三分建,七分管,每一个项目建设完成后,离不开相关科室和行业部门的长效管理与运营,在建设过程中,要多与部门沟通,多与群众沟通,倾听各方意见建议,将每一个项目建设成符合标准,群众满意的好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