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本批次工业遗产共计有62处,经开区大明纱厂作为全市唯一、全省唯二入选。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承载了城市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自2017年起,国家工信部每年公布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大明纱厂位于常州天虹纺织内,是中国现代杰出实业家、著名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家族在常州的纺织工业遗存。目前,厂区内有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民国建筑6处,包括上世纪20年代建成的刘国钧及其女婿、爱国实业家查济民的办公区,常州仅存的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火炬形砖筑水塔等。
据历史资料记载,大明纱厂的前身为利民纱厂,1921年,由江苏吴县实业家张云博、杨翼之等人创建,是常州最早的机器织布厂之一。利民纱厂建厂初心即“振兴国货、利民为本”。抗战时期,刘国钧家族收购经营并发展兴盛,取名“大明”有“大放光明”之意,反映了近代爱国实业家的强烈使命感。
抗战胜利后,刘国钧于1947年收购通成棉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并增资更名为大明纺织总公司丁堰工厂(后又更名为大明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刘国钧代表大明厂签订了《公私合营协议书》,工厂更名为公私合营大明纺织厂。1966年,更名为国营常州第四棉纺织厂……
百年来,这里一直作为纺织基地延续至今。本世纪初,中国纺织工业龙头天虹集团继承大明厂衣钵,对大明厂旧址加以修缮,将此打造成为全球总部。记者了解到,2018年颁布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等。
常州天虹伟业纺织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事务专员戎占陈介绍,2016年,天虹集团在大明厂旧址上设立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按照“科学规划、修旧如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对现有老旧建筑和工业遗存实施修缮,积极打造以纺织服装研发设计、文创、科普、培训以及品牌和新业态孵化等工业与文旅相结合的纺织特色创意园区。
修缮后的大明厂免费对外开放,现已成为常州大运河畔的工业旅游打卡点。近3年来,累计吸引3万余人前来参观,聆听“刘国钧先生和查济民先生实业救国”的故事,在欣赏民国年代精美的建筑工艺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纺织科普教育,走出了一条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与当前企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