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开区内唯一的一座山峰,芳茂山向来都是经开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元末明初,学者谢应芳隐居芳茂山,有诗云:“为爱横山山水清,山前筑室小溪萦。”道尽了芳茂山“山水萦绕”的独特韵味。芳茂山南北绵延数十里,是清明山、黄猫岭、鸡笼山等十余座小山的统称。虽然不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芳茂山小归小,但经绚烂的春色一染,别有风姿。登至山顶,可以看到一座红棕色的亭子,名曰“兰陵亭”。亭子既是一个到达山顶的标志,更是遮阴挡雨、歇歇脚的“驿站”。亭子前矗立着一块碑石,上书“紫霞晴岚”,为旧时横山八景之一。古人云,此山常见岚气升腾,故有“紫气东来”之名号。在此俯瞰,既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旷然美景,也可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意境。再往前寻,一座古色古香的塔静静矗立在那里。宝塔五层八面,实为通信微波塔也,现已无人登临。微风、古塔、绿叶,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爬完山累了也饿了,可以到附近的朱记面馆,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浇头面,生活中的小确幸就是这么简单。
朱记面馆位于芳茂山脚下,仅仅相隔一公里。或许是灵山秀水的滋养,朱记面馆虽然只开了6年,但在横山桥一带却是小有名气,很多食客老远赶来,就是为了尝一口他家的浇头面。面馆棕色的门头简单明了,尽显古朴自然,一眼就能看到。店面不大,不到十张桌子,来吃面的人却络绎不绝。每到中午,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老板,两碗番茄虾仁拌面。”“我要一份木耳鱼片面,再加个荷包蛋。”面馆内点单声此起彼伏。朱记面馆的浇头种类丰富,共有6大类,60多个品种。既有常见的鱼片、肉丝、鳝背、三鲜、焖肉等款式,也有应季而生的春笋、冬笋等限定美味。一个浇头不够,还可以来个双浇,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搭配,口味上则有重面、轻面、免葱、免蒜、多油少油等多种选择,每一份都是专属的“私人订制”。为了保证浇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朱记面馆的每一份面都是现点现炒。对于现炒浇头来说,不同的食材讲究不同的火候与调料配置,方能最大程度地展现菜肴的美味。面馆的老板朱伟始终坚持亲自掌勺,颠勺、快炒,一气呵成,一份香醇浓郁的浇头就出锅了。
汤头的好坏则决定了一碗面的格局。汤之好坏,一在鲜二在清。为了将汤“吊”好,面馆用新鲜的猪大骨文火慢熬48个小时,“吊”出来的汤色透如琥珀,鲜而不腻。每一碗面,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面馆的老板朱伟是常熟人,原本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热爱美食的他,为了做好一碗面,朱伟毅然辞去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先后拜了三个师傅,集三家之长,再加上自己的悟性与实践操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专心做面,简单做人”是朱伟开面馆的准则。为了让食客吃到最新鲜的食材,朱伟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要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面馆当天采购的食材绝不过夜,为的就是让食客吃得安心、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