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名称:横林镇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索 引 号:014133752/2022-00004
主题分类:社会管理 体裁分类:报告 组配分类:其他 横林镇:政策法规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横林镇
产生日期:2022-01-02 发布日期:2022-01-04
内容概述:横林镇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横林镇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在横林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姚鸿波

202212日)

 

各位代表:

现向大会报告全镇2021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推动全镇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为总体思路,2021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了《2021年横林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全面攻坚生态短板,绿色横林彰显底色,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以碳中和、碳达峰为统领,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策略,实施协同治理臭氧和PM2.5污染、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两大协同战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推进VOCs治理,对440家企业开展VOCs治理,完成2家企业清洁原料替代。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完成146台天然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和工业炉窑回头看工作;14家铸造企业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分片分区分组开展夏秋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将责任层层落实,设置统一的秸秆处置点,推进秸秆还田机械操作,有效杜绝秸秆焚烧。实施精细化扬尘管控,严控各类工地、道路、码头堆场等重点区域扬尘污染,确保码头堆场和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全年降尘量稳步达标。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根据春夏季、秋冬季阶段性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加强联防联控,落实管控措施。开展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充分发挥热点网格报警溯源系统作用,对9个大气环境热点网格点和1PM2.5站点构建的大气网格监管布局巡查、处置、反馈、复核,热点网格和实时报警反馈率达100%

2.系统提升水域环境。在河道整治、管网建设、点源治理、行业整治等方面累计投入超4000万元,五牧断面保Ⅲ增Ⅲ目标全面实现,重点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强化重点河道整治,完成杨岐内河水系连通工程、江村内河清淤工程及补水涵洞工程;建成江村内河、顺通河2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在建江村内河截流泵站工程,计划202112月底完工;启动5条京杭运河及三山港一级支流支浜(杨岐内河、江村内河、崔北内河、蓉胜内河、顺通河)综合整治工程。自2019年起,已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6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成5km污水管网建设和11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启动建设7.35km污水管网、41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完成大运河横林段不锈钢挡浪板改造,启动北港河防洪加固工程。推进涉磷行业治理,完成371家企业太湖流域涉磷企业调查填报,对71家重点涉磷企业开展整治,削减源头总磷排放。夯实河长工作职责,河长制促河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河道巡查,区级河长办交办日常巡查问题共180个均已整改完成。创建样板水体,黄桥港创建市级“五好河道”,狄坂村创建市级“小微水体河长制示范村”。细“治”入微推进问题,完成小微水体整治问题整改6个,并将小微水体纳入长效管护体系。推动农村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动农膜污染防治,设置4个农药废旧包装回收点,1个废旧地膜回收点,农药废旧包装收集308公斤,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削减0.6%,农药使用量较上年下降0.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9%

3.巩固土壤防治底线。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与利用处置。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范工业固废处理处置,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全覆盖,完成15座农村公厕改造提升任务。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督促产废企业形成产生、贮存、收集、转移、利用和处置六环节流转的信息化监控,形成更清晰的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对1家超一类风险管制值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4家暂不开发利用污染超标遗留地块完成风险管控,对11家在产重点监管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土壤及地下水工作。

4.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家。及时查处散乱污,建立散乱污清单,及时查处80散乱污企业作坊,并切实防止污染问题出现反弹。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完成杨岐内河绿化工程,夯实生态基底。开展横林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狄坂村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展现典范样板和引领带头作用。

5.织密防治监管体系。完善构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效办理平台线索处置,完成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来件办理515件、指令平台来件办理319件。推进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充分发挥环评和排污许可在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中的效力,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协助65家企业环评办理,完成全部领取排污许可证企业2020年执行报告的提交工作,完成143家企业许可证限期整改。重视网格化环境监管,通过镇村巡查工作体系,对重点企业、河道、秸秆禁烧等开展巡查。截至目前,镇村两级环境网格累计巡查企业3000余次,发现并上报环境问题51件;镇村两级河长累计巡河3189次,巡河率达101.09%搭建智慧生态平台,增强技防手段,实现严格监测并规范企业雨水口排放,提高环境污染线索发现能力。

6.切实整改督察问题。对督察问题严格整改,省级环保专项督察问题44件,现已完成39件,在督察推动、整改落实中切实解决好环境问题。

各位代表,回顾今年工作,我们以行业整治、工程举措促蓝天碧水,以严格督察、层层压力抓责任落实,这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每一位横林人积极参与、共同奋斗的成果。2022年度,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为横林的生态环境更美更优常抓不懈。

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我们将瞄准常州东部桥头堡,绿色家居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全力建设“活力更强、绿色更优、乐居更美”的新横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人民群众展现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美景。2022年,我们将坚持三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决心不动摇。紧紧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五牧断面达的目标要求,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形成布局逐年完善、运行高效有力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深入推进VOCs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削峰减排;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改善,积极创建生态河道,管网一张图覆盖至全镇80%之上,并规划朝阳路以东、横玉路延伸线,农村点源扩面延伸,在70%的自然村已建的基础上,继续规划未做设施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

二是坚持高效整改督察问题的态度不动摇。压紧压实生态保护责任,以主动出击促成效。结合督察整改抓治理,从被动到主动,围绕上级督察反馈和关注问题,在中央环保督察到来之前,自查自纠找不足。结合技防手段织密监管网络,督促企业在线数据接入智慧生态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推动监管精准化、科学化,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深入贯彻生态理念的恒心不动摇。打造生态文明新品牌,加强生态理念氛围营造,通过河长巡河、林长巡绿、环保志愿者参与等模式,营造社会各方自觉承担环保义务、人人参与共建生态文明。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增强全社会协同推进污染防治的合力。加强社会面动员工作,以网格化为着力点,强化宣传,凝聚共识,将生态理念贯彻入心。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定将不断开拓创新,为建设美丽横林不懈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