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共常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小组委员会、常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常州市普法与依法治理创新案例(2022年)”评选活动中,戚墅堰街道《创新“三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成功入选。
戚墅堰街道辖区现有小学2所、中学1所、职业学校1所,未成年人在册3267人。在日常普法工作中,街道坚持效能导向,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区为主力军,以家庭为主旋律,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扎根学校,发挥“法治副校长”的纽带作用
借助区级政法机关在街道辖区的“近缘”优势,选聘优秀的公检法司工作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
系好首粒扣子。谋划在前,实施有序。联合学校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举办“开学法治第一课”,每月一次国旗下“法治护航 守护成长”讲话等活动;在“民法典宣传月”、“国际禁毒日”、“宪法日”等节点开展送法进校园。
做好教育帮扶。针对校园斗殴、霸凌、人身损害等纠纷及时介入,发放校园安全、预防犯罪等手册,组织法律咨询,开展释法答疑。
建立桥梁纽带。法治副校长通过联系法院、检察院、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开设法治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旁听案件;利用街道的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展普法实践,掀起学法热潮。
立足社区,用好“社区假期课堂”的普法宣传
利用青少年寒暑假时间,以“司法所+社区”模式用好“社区假期课堂”平台。今年寒暑假期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5场次,800余人参与。
探索多主题系列讲座。推动社区紧跟时事,不断探索法治讲座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开展“党课开讲啦!”、“喜迎党的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陈阿姨讲民法典”等讲座。
开展多场地社会实践。组织辖区青少年参观市公共安全体验馆、常州禁毒教育基地、街道反邪教教育基地等场馆,开展实地法治社会实践。
组织特色化公益活动。以“普法公益优秀少年”等方式开展系列活动,在“青少年爱心敬老”活动中,以小小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反养老诈骗宣传,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贡献力量。
深入家庭,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全面实施
联合各方资源,促进家庭的法治教育从传统的“家事”上升到新时代的“国事”。
关爱特殊家庭。街道联合区检察院、妇联对特殊困难家庭进行家访,开展针对性地家庭教育辅导。对辖区内贫困特殊人群家中的未成年子女,经常性开展帮扶助学。
拓宽宣传场域。利用线上“云学习”平台,以“话题聚焦式”学习方式,发挥“名师空中课堂”、各类网络会议工具的作用,开展各类亲子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
助推课后服务。在社区开设“四点钟课堂”,填补学校和家庭监护的一小时空档期,延伸放学后的有效教育。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优势,构建家庭责任、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在“八五”普法期间,戚墅堰街道将进一步开拓思维、创新形式、夯实举措,继续扎实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