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 走进经开区 > 投资经开区 > 企业在线 > 内容
 
免费诊断、树立标杆、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数智大脑”驱动产业城
发布日期:2022-11-22    来源:经开区  浏览次数:  字号:〖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成为改变全球竞争关系的关键力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顺应世界经济数字化发展大势、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常州经开区传承“工业明星城市”基因,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与“势”,统筹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打造“苏南智造新高地开放融合先行区”。

“以最优的产业基础、最大的政策支持、最好的营商服务,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赛道跑出经开加速度。”常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旭江说。

“智”造企业加速也加数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生产环节中隐藏的风险,使产品价格和质量更具市场竞争力。

“智能仓储系统落地后,成品出入库效率增加50%,人工成本减少了近一半。”常州市凯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戴天地透露,原料和成品通过AGV无人小车运输,几分钟内就能被精准放入1万立方米的智能立体仓库。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钣金激光加工生产线上,员工屈指可数,在10米以外的办公室里,2名编程人员轻点鼠标,控制设备自动作业。“该产线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人工的操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切割利用率稳定在80%左右,产品一次合格率明显提升,且管理人员数量由原本的10名减少到了2名。”今创集团总经理助理蔡晓忠介绍。

近年来,不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加入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列中。流程优化、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效益增加,一组组亮眼的数字,印证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企业前赴后继,政府倾力扶持。因企施策,常州经开区组织专家1对1辅导,提供转型建议、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完成44家企业的市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作的同时,针对“四特三新”产业和细分行业,对346家工业企业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免费诊断服务,协助企业实现精准有效投入。

“我们在政府部门和专家团队的指导建议下,全力建设日盈电子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并打造标识系统。”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软件项目总监高绩说,这既能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订单快速交付,也能大大加深客户对品牌的认知,提高他们对产品的满意度。

产业标杆化身“智”造灯塔

2020年,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000万元,打造了全省首个“5G+数字钢厂”。在“未来工厂”,可借助VR眼镜“置身”生产车间,实时了解生产情况。炉前全自动快分系统取代了20人实验室,一炉钢水的检验时长从以前的5分钟缩短至1分50秒。“依托5G+工业互联网,第三炼钢厂实现了人员、生产、设备、物流、环能、安全等核心要素的实时监控、实时管理。”第三炼钢厂副厂长蒋鲤平说。

作为常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和首批5G智慧园区,中天钢铁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逐步形成智能制造、产销协同、三流合一的立体信息化大格局。“我们基于5G工业互联网深化应用,在行业内树立具有中天钢铁特色的国内数字工厂新标杆,对钢铁行业起到试点示范效应。”中天钢铁集团信息工程部副部长韦入铭说。

在遥观镇,雷利电机、长海股份、新华昌、灵通展览、御马科技等一批“智”造名企云集。“遥观镇将全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多智能车间、示范工厂,全力打造经开区首个、常州市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区。”遥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薛飞说。打造现代化智造名镇,到2023年,遥观镇计划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主要生产设备联网率超过90%,星级上云率超过30%,工信部两化融合自评估参与率超过50%。

产业标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范本;建设区域智能制造示范高地,以此开创全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新局面。当前,全区已建成4家省级智能工厂、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拥有星级上云企业超过110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升级)版企业26家、市级以上智能车间63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服务全国企业1000家,位列全市前茅,并获批第三批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

沿着“智”造灯塔的方向,常州经开区锚定“智造强区”,昂扬向上。

政企同心共绘“数实融合”

本月,常州经开区第二届“数字赋能·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常州经开区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根据政府、企业、产业三方主体的需求,该平台面向常州经开区‘四特三新’产业,支持拓展到若干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众多的企业平台,以‘链式’数据化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江苏联通工业互联网BU总监蒋海涛介绍,平台前期推广应用已见成效: 5G能效管控等应用,帮助江南精密获得了2022年省转型资金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售后服务应用,帮助日盈电子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模式转变,日盈电子二厂通过设备联网应用,提高了设备稼动率、降低了库存;利用机械加工协作服务,中车戚墅堰公司实现企业检测能力的在线商品化,帮助需求双方在24小时内达成交易……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建“云”平台、共享“数”资源、共绘“智”蓝图、共创“+”速度。常州经开区还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为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定向领航;通过大力实施人才保障、金融财税支持等8大服务举措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开路架桥。

当前,常州经开区聚焦“一园区一特色一品牌”,正全力打造17个特色产业园区,其中,蕴含着海量的企业主体、应用场景和潜在需求,这些园区正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生动实践。

“常州经开区各部门通力配合,从制定政策到督促落实,全面助力企业‘机器换人’‘数据换脑’,实现全流程‘脱胎换骨’。”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乔强说。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