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在横林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横林镇人民政府镇长 王美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横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勇当先行军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依靠全镇人民,扛起“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责任担当,锚定“常州东部桥头堡,绿色家居新高地”战略定位,聚焦“工改、村改、股改”工作重点,乘势谋远开新局,聚势攻坚勇争先,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负重前行中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7.3%;规上工业产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工业投入38.4亿元,服务业投入11.6亿元;限上贸易业销售额37.4亿元,同比增长1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18元,同比增长7.2%。
——这是勇挑经济重担、抢抓发展新机的一年,“获得感”成为经济发展更显在的成效。我们积极克服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靠前、进位争先。园区更新乘风破浪,我们以拆破题、以建促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集聚发展新动能。股改上市势头不减,我们瞄准北交所发展良机,竞逐“专精特新”“智改数转”新赛道,“北上起舞”其势已成。
——这是精修城镇颜值、酝酿诗意乡愁的一年,“归属感”成为城乡生活更鲜活的感知。市民文化中心点亮新地标,秋白书苑涵养新底蕴,红创中心服务新群体,潮悦荟、喜来登呼应新繁华,美好将至、繁华将启,一座功能完备的现代集镇款步走来。水韵绿野新绣画里乡村,千亩良田诉说丰年良景,诗意栖居留住美好乡愁,信步田园、徜徉阡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直指生态短板、全力维稳护航的一年,“安全感”成为绿色横林更牢固的基础。污染防治保持“最严模式”,我们再次经受住了环保央督的考验,铁腕治污打响“翻身仗”,绿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安全生产延续“高压态势”,我们重拳出击出清“危污乱散低”,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起安全发展的坚实屏障。
——这是托举美好向往、续写人民至上的一年,“幸福感”成为百姓收获更真切的诠释。横林公园移步换景,赏尽清旷迂回,红联公园二期全新亮相,增添四季美景,南方公园绿意盎然,邂逅悠闲惬意。学校版图焕新提质,组建更强教育矩阵,村级医务室、中医阁加速覆盖,构建大健康新格局。我们持续回应百姓美好向往,秉持共治共建共享,在彰显特色、厚植底蕴中续写人民至上。
回顾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产业发展负重奋蹄,扬胜势
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勇挑重担、抢抓先机,负重前行的步伐更为稳健,激扬了腾飞可待的全新胜势。项目攻坚“蓄”出升级之势。总投资80.5亿元的30个市、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16个项目竣工,我们紧盯重点项目攻坚突破,以项目之“热”蓄企业发展、产业升级之“势”。园区更新“破”出发展空间。千亩园区更新计划全面推进,五大主题产业园绘就革新共赢新蓝图,跨境电商一期、绿色家居一期、科创中心科创港项目正式进场,绿色家居二期、电子科技二期、夹墅里地块拆迁全面启动,我们在政企同心中,变要素存量为发展增量,正式拉开“工改”大幕。股改上市“育”出资本集群。全年新增上市辅导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股改企业4家,资本运作企业梯队突破30家,全心发展、竞逐资本成为多数企业的发展共识。“北交所进军计划”成效初显,靓时新材成为全市首家直挂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创新驱动“蹚”出智造赛道。创新主体持续踊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认定市级瞪羚企业18家。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04件,省、市级“三站三中心”7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双创”答辩项目1个,完成“启明计划”项目10个,海外双创项目8个,备案“龙城英才计划”项目6个。产业地标“亮”出核心优势。顺利通过“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地坪地材)”复评复审,获评“江苏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常州市外贸转型基地(钢木家具)”等荣誉。
二、城乡建设掷地有声,聚声势
坚持在片区统筹中加速城乡蜕变,全力推进城乡整体焕新,精耕细作、久久为功,大美横林的画卷更加靓丽,汇聚起城乡焕新的宏大声势。城乡规划擘画“新蓝图”。完成新一轮控规修编及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修编实用型村庄规划7个,全年报批土地指标529亩,供地600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城镇建设彰显“新亮点”。全年实施道路工程10条,昌盛西路、学苑路、文化路等4条道路竣工通车,横洛西路、朝阳路、江南路3条道路即将完工。城乡绿化扩面提升,红联公园二期、南方公园正式落成,横林公园水杉步廊焕新升级,横林大桥、东桥沿线绿化持续提档。华东地区体量最大的城市展馆横林市民文化中心落成在即。地块开发实现“新突破”。黄桥港西侧安置地块挂牌出让,瑞祯家园顺利交房,龙城铭著、潮悦荟综合体项目竣工交付,文璞君悦、喜来登酒店主体完工。地块拆迁攻坚突破,顺利化解2017年低效整合遗留问题,全年签约民房138户、企业16家,拆迁面积超13万平方米。精细管理迈上“新台阶”。横林大道创成“市级精品街道”,中吴大道、公园路、三观路等4条道路创成“市级信息化示范路”。持续开展“集镇净化行动”,拆除大型广告60余块、整改店招店牌170余块,清理“牛皮癣”500余处。严控“两违”清零态势,拆除违法建设28处,面积超4000㎡。乡村振兴勾勒“新风景”。探索乡村振兴“双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双标杆”,狄坂村创成全区首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获评“常州市美丽乡村”,集聚点一期房建工程即将完工。双蓉梦启苑二期洋房主体封顶,公寓完成正负零以上。高标准农田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期2176亩建成投用,完成提质增效1300余亩,二期2600余亩全面启动。
三、生态安全突围困局,扭颓势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绿色发展短板,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消灭顽瘴痼疾的重拳更加坚实,扭转了生态安全的低迷颓势。重点问题逐个攻破。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逐一明确方案、逐个倒排序时、逐件审核过堂,13件交办信访件全部整改。深入推进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企业7家,规范化整治涉磷企业193家,闭环处理污染防治监管平台信访件387件。水域治理成效显著。紧盯五牧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提优,持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全年完成河道生态治理8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41处,延伸污水管网10公里,接管企业187家,创成市级生态河道3条,市、区级幸福河湖5条。北港河防洪加固、费家塘排涝站改造等水利项目全面完工。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推进秸秆禁烧、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整治等工作,VOCs污染治理项目完成率100%。构建大气网格监管布局,热点网格实时报警反馈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区域PM2.5浓度、降尘考核数据稳居全市前列。安全防线全域扎牢。统筹推进“危污乱散低”出清、“厂中厂”专项整治、消防安全“除患治违”等专项行动,持续压降叉车、群租房、粉尘涉爆、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全年出清“危污乱散低”企业58家,升级智慧叉车1500余台,排查整治隐患8700余条,排查自建房1.6万余户,群租房隐患整改全面完成。持续深化市级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试点乡镇建设,实现网格化巡查全覆盖,构建“主体在镇,落实到村,延伸到格”的安全监管新格局。
四、民生福祉提质增色,创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发展惠民、服务为民,人民至上的理念更加牢固,创出了民生在勤的喜人优势。疫情防控凸显“精准科学”。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每一仗都打赢打好,每个阶段的政策要求都落细落实,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卫强基凸显“扩容提质”。横林实验初中、江村幼儿园正式开学,田舍幼儿园主体完工,崔北幼儿园项目进度过半,实现“市级新优质学校”全覆盖,关停简易幼托机构5所,开设规范办学点2处,横林镇获评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乡镇。健康横林再拓新境,新增村级卫生室2家,村级“中医阁”3家,横林医院顶住常态化防疫压力,全年业务收入破亿元,位列全市乡镇医院首位,创成“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手足外科创成省级特色科室。民生保障凸显“健全完善”。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发放低保金129万元,困境儿童补贴3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72万元,尊老金155万元,退役军人补贴599万元,全面推行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各类群体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夯实。持续落实“稳就业”要求,新增就业3320人,办理就业创业证5652人,用工登记5828人。社会治理凸显“法治高效”。实施“五员驿心”法治志愿服务工程,扎实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持续打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稳步提升公众安全感、法治满意度。圆满完成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有效稳控重点信访人员,实现进京赴省“零非访”。全年接待法律援助咨询350人次,化解民事纠纷2200余起,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率保持100%,化解省级以上信访积案13件,化解率达93%。
五、行政效能提档升级,续争势
坚持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目标导向,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为民服务水平,履职尽责、担当实干,续航了争先进位的干事激情。持续紧绷思想政治之弦。围绕“五学五讲五提升”活动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广开渠道听民声、知民意、察民情,全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持续释放行政服务效能。为民服务中心创成市级为民服务中心示范点,全年办理各类服务事项5.8万余件,“12345”平台件超2600件,按时办结率保持100%、满意率超99%。从严规范“三公”经费使用及公开,全年完成工程类、采购类交易项目284个,交易额超3.4亿元,节省支出9385.1万元。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持续强化廉洁政府建设。压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对园区更新、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落实常态化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面巩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此外,民族、宗教、老干部、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一年来的风雨同行,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袭扰、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矛盾风险的交织叠加,全镇上下迎难而上、克难奋进,不折不扣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横林蓄势腾飞奠定了新的基础、争取了战略主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参与、关心支持,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心血汗水、拼搏奋斗。在此,我谨代表横林镇人民政府,向全体横林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横林建设和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叠加,对横林这一外贸大镇影响深远。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育强挖潜已然迫在眉睫。资源瓶颈、要素制约、安全红线仍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掣肘,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显化“三改”工作成效等发展实践刻不容缓。干部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干事创业的专业水平和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仍有待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023年工作思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常州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我们将自觉把横林发展融入经开区“苏南智造新高地,开放融合先行区”的战略大局,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奋斗姿态勇毅前行,以昂扬斗志追赶进位,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认真落实全市“532”发展战略,积极响应经开区“勇当先行奋进年”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瞄准“常州东部桥头堡,绿色家居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突出“航向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创新求变、审时度势建新功”的工作主题,全力建设“活力更强、绿色更优、乐居更美”的新横林。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确保稳中提质;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明年横林将聚焦五个“更加”,在稳中求进中蓄势而为,在全力攀登中强势而为,在审时度势中顺势而为,精描细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横林图景。
1.更加凸显产业突破,以产兴业、以产聚人
紧盯高质量发展导向,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立足传统制造业优势,紧扣园区更新、股改上市、智改数转等重点,在载体革新、能级革新、理念革新中,让产业升级更有支撑、更有动能。一是抓住重点项目“牛鼻子”。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不动摇,全力推进总投资57.8亿元的21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投资完成率100%。围绕“智能创新、亩产高效、示范带动”导向,突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重点,持续强化项目内部挖潜、外部招引、准入把关及序时保障,力求量质齐升,提振发展信心。二是跑出园区更新“加速度”。围绕“高效率拆迁、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的目标,统筹推进企业出清、工程建设、招商运营。全年计划推进5个地块630亩园区更新工作,加速三大主题产业园先行区建设,同步跟进后续空间腾退。三是打造股改上市“强引擎”。深化推进“北交所进军计划”,勇乘“北上起舞”之势,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横林板块”。支持引导更多企业竞逐资本,力争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上市辅导验收3家、IPO报会2家、启动辅导2家、新三板挂牌2家、完成股改4家、股改培育4家。四是释放创新智造“新动能”。引导企业再炼创新内功,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创建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80家,创成省市级智改数转项目20个,新增省、市级“三站三中心”等创新平台6个。
2.更加聚焦精品集镇,精致打磨、精细管理
瞄准“经开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打造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的幸福生活场景,增强城镇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一是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工程,推进横林大道、三观路、上林路等6条道路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拉伸框架脉络。加快建设高品质中心集镇,完成绿色家居产业园安置地块、夹墅里安置地块出让,确保潮悦荟二季度投运,喜来登福朋酒店年内营业,金茂悦、文璞雅苑等品质楼盘年内交付,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烟火气。二是高品质提升精细管理。启动“执法蓝”铁军计划,精干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效能、强化数字运用,在队伍建设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中提升城镇管理精细度。以“三标融合”争进第一梯队为目标,长效推动文明城市建设、集镇长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向更高水准迈进。启动崔桥撤并集镇区长效管理大整治,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沿线开展基础设施规范化整治。三是高质量打磨城市地标。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全面升级横林市民文化中心、红创中心、冯仲云教育基地等载体运营。发布“五彩新槐地图”,在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中,打造5条城乡精品路线,为市民提供在横林感受工业制造、感悟红色文化、感怀乡愁记忆、感触民生温度的选择,让城市地标从“项目盆景”变为“城市风景”。
3.更加筑牢安全底板,防范风险、善治善为
秉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的理念,紧盯生态、安全、消防等工作重点,深化专项整治,攻坚风险隐患,彻底摘掉环保长期落后的“帽子”,努力搬开安监喘不过气的“大山”,全力改善消防被动挨打的“局面”。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弯道超车”。依托上级债券项目,加快完成狄坂内河、余巷内河、北湖内河3条河道整治,34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污水泵站19座,延伸污水管网超20公里,确保河道全面消劣。更高标准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向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主动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大局,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介,擦亮横林“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二是兜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坚持安全警钟时时敲响、安全防线处处设严,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充分汲取“三年大灶”经验做法,推动地板行业专项整治、“危污乱散低”出清行动引向深入,确保整治提升企业不少于95家。持续清零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引导常州地板协会与市安监局开展互助式检查,全面整合网格队伍、三方机构、行业协会、执法机关四方合力,在“上下联动”“左右互补”中织牢织密安全网。三是攻坚消防安全“短板掣肘”。深入推进消防“除患治违”行动,全面杜绝生产型“三合一”场所,实现消防一企一策、分级管理。推进消防水改方案设计,试点推动局部改造,建成消防体验馆、微型消防站各1处,全方位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更加突出民本理念,着眼当下、守住民心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社会事业迈出更大步伐,在擦亮四张名片中,让百姓的获得感更加充沛,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加踏实。一是擦亮“横有乡愁”名片。步履不停推进农村住房改善,加快完成梦启苑二期、狄坂一期工程,启动梦启苑三期建设。谋划实施余巷村、新东方北湖片区村改工作,推动双蓉争创市级美丽乡村,北湖片区争创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二期建设,计划新增2600亩,打造顺庄生态园农田景观。放大“诗意田园、美丽荻坂”“双蓉梦启、宅改先行”“悠悠余巷、仲云故里”“日出东方、梦回阳湖”等农文旅品牌效应。二是擦亮“横有优学”名片。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崔北幼儿园年内竣工。对标“经品优学”品牌,全面提升教育强镇软实力,谋划田舍、崔北幼儿园品牌运营,推动江村幼儿园争创市级优质园,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在抱团共进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振“横有优学”教育品牌区域影响力。三是擦亮“横有健康”名片。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实现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工作室全覆盖,加快横林医院二甲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探索推行线上问诊、远程诊疗模式,确保业务收入稳居全市乡镇医院之首。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做好救助医疗“后半篇文章”,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建成投用南方人文园。四是擦亮“横有保障”名片。持续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及帮扶政策,兜牢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底线,加大低保家庭、困境儿童、特困人员救助力度。扩容“横省心、林距离”品牌矩阵,争创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和风险评估,聚力化解重点信访积案,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构建与实际更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完成集镇社区优化调整,增设新槐社区。
5.更加强调效能建设,锤炼作风、优化服务
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聚焦服务效能、政务环境、作风建设提优,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水平。一是提升争先争优的服务效能。依托镇、村(社区)、便利站(点)三级政务服务资源,打造复合型服务阵地,全方位畅通群众办事渠道,争创市级便民服务站示范点3处。整合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龙城红色驿站、人大代表之家、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功能阵地,在红联村、庆丰村率先打造融合样板。二是营造公正公开的政务环境。全力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优化行政流程,加强监督落实,增强政府系统贯彻力、执行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听取、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深化政务公开,利用“横林情槐”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平台,推进政务阳光透明,以公开稳预期、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三是弘扬勤政廉政的优良作风。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开源节流。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同志们,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人民之托,勇扛发展之责,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努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用新的奋斗勇当全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