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学生们了解戚墅堰街区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曾经的传统技艺,戚大街社区邀请辖区党员刘栋梁爷爷带领戚墅堰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在牌楼巷进行了逛学活动。
戚墅堰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身穿校服,颈戴红领巾,一个个朝气蓬勃,鲜红的少先队队旗被高高举起,同学们队列整齐但难掩兴奋之情,见到刘栋梁爷爷纷纷高喊“爷爷好!”,喊的刘爷爷连声说“好好好,小朋友们好!”。随后刘爷爷便带领小朋友们来到了浮雕旁细述曾经戚墅堰的繁华。“曾经这条街上有四百多家店呢,天天车来船往,人流如织,一度有“小上海”的美誉,虽然大多数店铺很遗憾地没有留存下来,但是依然有很多传统技艺传承了下来。”东街旁雕刻了二十个传统的技艺,补碗、捏面人、吹糖人、卖糖粥、阳春面等等。“我见过吹糖人!但是我没吃过。”“我想吃阳春面!看起来好香!还有猪油呢。”“卖糖粥是啥呀?好吃吗?”少先队员们越加兴奋,果然吃货的力量是无穷的,刘爷爷看着这些小馋猫笑着讲解这些浮雕,时不时解答一下小朋友们的疑问,爷爷遗憾地说现在已经没在见过卖糖粥了,但是他仍然记得那甜甜糯糯的口感,说的小朋友们口水直流。
待到讲解完二十个传统技艺,刘爷爷又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戚大街的两座常州市一级不可移动文物,沟浜头陈宅和刘宅,这两座房子扑面而来历史的沧桑,在周围重新改造后的楼房中看似格格不入,但却又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反而显得越加庄严,让小朋友们连连惊呼时代的巨大变化。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不断交流今天的见闻,更是计划好了以后要去吃一吃阳春面,吹一吹糖人。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信今天的逛学活动让小朋友们受益匪浅,也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技艺不断传承,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当代青年人心里种下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