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林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4年1月9日)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横林镇财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艰苦奋斗、踔厉奋发,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23年,我镇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7570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30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计收入53985万元。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23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53411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计支出53985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全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上述财政收支数据,待年终决算汇编审核通过后会有所调整。
二、2023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面提升财政保障效能,高质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千方百计加强收入组织。既要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复杂保持清醒认识,强化研判分析,也要坚定信心,压实责任,毫不动摇抓好收入组织,做到不欠不漏、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联动,高频开展走访调研,全面准确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和收入变化趋势,力争重点税源稳中有进,积极挖掘潜在税源,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持之以恒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财政资金投向,围绕产业园区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做实做细项目梳理储备,积极向上汇报沟通,最大力度争取债券资金额度,切实发挥债券资金作用。
(二)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高质量推进民生事业改善
严字当头加强支出管理。全面落实过紧日子各项要求,坚持以收定支,精打细算;严控新增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低效无效支出,持续严控“三公”经费,积极盘活沉淀结余等存量资金;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态势,统筹用好各级各类资金,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资源腾出来兜底线、保重点、办大事。
(三)紧密筑牢安全发展防线,高质量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严格落实债务管控。认真落实上级债务管控要求和债务管理措施,多措并举科学统筹,刚性落实十年化债任务目标,稳妥做好隐性债务置换,着力优化存量债务结构;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统筹算好资金平衡账,强化资金支付进度把控。
三、2024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镇2024年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财政收入安排情况
2024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81000万元,比上年目标任务数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77500万元,非税收入3500万元,正式任务数以经开区管委会下达数为准。
按现有的财政结算体制,全年可用财力预计为53558万元。其中:财力基数分成14266万元,增收分成2000万元,转移支付30000万元,结算补助5292万元,自筹和统筹收入2000万元。
2.财政支出安排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3558万元,各项支出安排如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类级科目列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39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322万元;
教育支出24375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10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63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7357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812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1944万元;
农林水支出686万元;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761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136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86万元;
预备费600万元。
3.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24年财政资金基本达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基金项目根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全镇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让收入)预算50000万元。
按照政府性基金可用财力,预算安排支出500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本镇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项目,因而未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本镇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区级直接编制收支预算,因而未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2024年财政工作重点
1、全力做大收入“蛋糕”。增强组织收入的责任感、紧迫感,化压力为动力,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高频开展走访调研,全面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和收入变化趋势;加强建筑企业税收征管,注重非税收入特别是土地租金、闲置资产处置收入等收缴。
2、着力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扶持优惠政策,加大企业股改上市、智改数转等奖补力度,推进园区更新加快实施,巩固提升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培育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打通多渠道支持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途径。
3、积极争取债券资金额度。抢抓债券政策窗口期,围绕发展重点方向、重大项目和基础短板,科学谋划项目储备,加快完善前期手续,精准做好债券资金申报工作;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及时跟进了解项目审核进展情况,努力争取更多债券额度;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推动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大程度发挥债券资金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4、坚持长期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牢固树立政府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全面落实过紧日子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过紧日子各项措施;坚持以收定支,严控新增支出,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刚性执行年度预算,严格管控预算追加;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态势,加强资金、资源、资产、资本统筹,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集中财力化债务、保民生、办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