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
根据关于印发《常州经开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常经社〔2023〕8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工作,现就细化落实2024年遥观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
(一)扩大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稳定达到75%以上,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不低于70%;特殊人群应签尽签,签约率95%以上,按“新政策不出、旧政策不退”原则,应签尽签、分类指导,年内提供一次健康体检;积极壮大家庭医生队伍,把医联体专家、村(社区)干部、签约服务联络员、志愿者等纳入到家庭医生队伍中,共同协作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二)坚持基层首诊签约主导方向。基层首诊签约率逐年上升,或超过50%。从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入手,明确部分常见病的基层首诊内涵、签约重点、医防融合流程和转诊程序,以“两病”患者健康管理为核心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流程再造,推行预约就诊且单次服务时间不少于8分钟服务机制。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促进家庭医生全方位维护签约对象的连续健康管理。
(三)拓展互联网+签约服务。运用信息化、互联网、智能辅助等载体,助力签约服务,重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及居家、失能半失能、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
(四)探索推行个性化、点单式签约服务。开展“点单式”个性化签约,个性化签约率(含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达到25%。结合签约重点人群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和医院疼痛科、中医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建设,以及医联体专家特长优势,逐步推行个性化、点单式签约,不断提高基层首诊率和签约率。
(五)做好重点签约人群的履约。续约率逐年上升。对签约重点人群年内至少一次健康评估,年内至少一次制定针对性健康管理方案;每季度对签约居民开展1次告知,年内对签约居民至少两次健康宣教;履约率达85%以上;使用医保支付的有偿服务包,应将协议履约情况详细记录,并上传医保平台。
(六)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综合性中医药健康服务。逐步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的占比和份额,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简、便、廉、验的优势,增加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二、做好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
(一)拓展建设范围。村(社区)已建有村(社区)卫生室的不再重复建工作室。集中居住居民达一定规模的,建设高标准卫生室,规模较小的推广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拓展在大型企业、机关、学校等功能社区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充分吸纳志愿者、社会、第三方等力量,参与常态化管理运维家庭医生工作室。
(二)提高内涵质量。对照工作室规范要求严把内涵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提高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质量。
三、工作内容
(一)签约服务主体。遥观镇卫生院和各村(社区)卫生室设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并定期开展服务,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各村(社区)可委派社工、志愿者、计生专干和村居干部等人员加入团队,做好签约服务工作的联络、宣传、发动、引导和监督服务工作,合理分担签约服务的非医疗事务工作任务。
(二)签约服务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我镇常住人口,强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疾残人、慢性病患者、白血病患儿等重点人群优先开展签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七类特殊人群,做到应签尽签。做好高层次引进人才和离休干部签约服务工作。
(三)签约服务费用。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按年度收取服务费用。《常州经开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收费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免费提供;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A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和个人各支付50元,签约对象为孕产妇、0-6岁儿童、65周岁以上老年人或企业退休人员、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B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50元、医保支付30元和个人支付70元,签约对象为65周岁以下人员;个性化服务包由居民按《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个性化及延伸医疗服务需求等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提供菜单式服务,具体收费标准根据所选择服务项目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累加计算,新增个性化及延伸医疗服务项目通过与服务对象协商,按照服务时间、次数或人数等收取费用,计入服务包收费,并报医保部门备案。
各村(社区)可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财力、物力支持。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的有偿签约服务,为减轻群众负担,营造良好签约氛围和获得较好签约效果,可通过各种方式力所能及地为我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