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运河沿线老旧小区,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环境面貌,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来到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鼓舞人心;漫步夜幕下的运河边,灯光璀璨,晚风温柔,花灯旖旎,音乐醉人……民生实事有温度,经济发展有力度,文化实力有支撑,这里就是丁堰。
2023年以来,丁堰街道坚持“运河文旅新标杆、三新经济新前沿”定位,开展“‘1236’发展突破年”主题活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运河文旅绽放新色彩,社会治理增进新优势,党的建设焕发新活力,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
这一年,“三新经济”聚能成势
紧抓产业转型升级,5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企业成为省级“上云”企业,荣玖机械完成股改;围绕高端智能智造发展定位,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全面建成投运,招引入驻企业76家,产业园二期顺利开工,12栋高标准厂房将于2025年建成投用,已有8家企业签订意向合同;“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 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基本建成,将于2024年5月开街,Cu1958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工建设,运河公园民国风情商业街完成招商。
这一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聚焦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建设、市容环境面貌、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城区旧貌换新颜。丁剑路(大明幼儿园-丁堰小学)、华丰路(东方二路-丁剑路)、民泰路均已竣工通车,补齐了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短板;大明路、漕上路等道路沿线交通枢纽绿化一期工程年内完工;大明丰泰苑完工待交付;东方君开、潮起东方一期、水漾花城一期全面交付;实施运河沿线防爆线缆宿舍、冶炼宿舍、常钢宿舍等7个老旧小区散居楼改造项目,惠及居民超1000户;实施小园、邱家巷两个城中村整治提升项目,推进一批环保、水利工程建设,守护“家门口”的绿水青山。
这一年,运河文旅大放异彩
运河,一直是丁堰的一张闪亮名片。2023年,大运河“工业遗存”文化带项目成功获得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资金。运河边的景观,不断“出新”。南岸完成运河公园景观绿化、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成“ 常州最美”基督教堂;运河北岸,戚电公司3座冷却塔完成美化亮化,精彩亮相;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发“运河智造 匠心常传”大运河(丁堰段)工业研学项目,推出5条工业研学线路,暑期接待青少年70批次2500人次;戚机厂火车文化园、蓝豹服饰体验观光园入选“江苏省工业旅游区”,戚电厂创成首批江苏“省级工业遗产”;第六届运河文化节期间,“追光新城•看东方”健步行、晚汀音乐会、花灯游园会接连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勾勒出百姓的幸福画卷。
这一年,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让治理更智慧、高效。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按计划交付开学,丁堰、东方君开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先后开诊,丁堰、梅港两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建成运营,丁堰老年大学开班,老年人陪护、文娱等服务常态化推进。街道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建成投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完成,创新开发“全域涉稳风险感知平台”,数字赋能新时代信访工作,一批重点涉稳涉诉问题有力化解;2个创新项目入选“常州市平安建设典型案例”;蓝山湖社区“智慧小区”扩面,试点《“邻”心聚力•协同治“里”》文明楼道微自治项目,制定实施社区建设和管理2.0“提质增效年”行动方案,部署党建引领提质、共治共享增效等12个项目。安全生产全面覆盖,统筹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坚等行动。
这一年,党建活力永葆生机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抓紧抓细抓实主题教育;构建“运河党建示范圈”品牌,提升“运河边党课”影响力,在港龙社区打造全市首家邻里党群服务综合体,发挥“丁香+”志愿服务品牌效应,依托“时间银行”平台,建立志愿服务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运行机制,“文明楼道”建设工作多次被市领导肯定。建成两家省级“红石榴家园”阵地和辐射全市的“红石榴”党群服务中心;系统实施“墩苗强基·益起成长”青年干部培养计划3.0,制定年轻干部专属“培训套餐”,营造崇廉尚廉氛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丁堰街道将扎实开展“‘1236’发展提质年”主题活动,聚焦三新经济、城市更新、运河文旅、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转换经济动能、加速产城融合、打造示范标杆、实现善治智治、引领发展合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丁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