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为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常州市经开区于2020年印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21—2025)》,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常州经开区共有61个行政村,到今年年底,经开区将提前一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的目标。
常州经开区地处太湖上游,地表水环境质量会对全市太湖治理产生直接影响。2020年前,经开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较为落后,治理率低于50%,老旧设施占比60.1%,由于建设标准低,部分设施无管网、设施处理工艺落后、设备运行年限过长,部分设施存在出水不达标以及因收不到水而出现的设施“晒太阳”现象。
为此,经开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一、强化规划设计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过程中,遵循远近结合、因地制宜、“一点一策”的原则,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条件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没有纳管条件的,因地制宜建设点源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原有农村生活污水点源处理设施存在的布点不合理、水量很少或者运行不正常等问题,及时调整或改造,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经开区紧紧围绕地表水环境持续提升,聚焦区域内影响水质的支流支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沿岸每家每户。
二、落实资金保障
紧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风口,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污水管网建设、片区雨污分流、河道整治等工程结合,以河道消除劣Ⅴ类为目标制定整治方案,纳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统一申报,不仅提高了专项债券申报成功率,也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入河的问题。经开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成功申报三期专项债券资金,累计获得资金7.6亿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配套资金超过2.1亿元,全部用于经开区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新增治理及老旧处理设施提升改造。
三、推进项目实施
结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紧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经开区共建设约33km污水管网,新增治理自然村169个,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套,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约93套,现有污水管网约422km,基本消除了“管网空白区”。管网的延伸为设施老旧自然村及未治理自然村提供了纳管治理的条件,目前经开区已治理自然村404个,其中纳管治理自然村294个,占比72.8%。
经过系统治理,经开区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更广、设施处理工艺更先进、运维管理更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