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则是衡量区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晴雨表”。常州经开区累计拥有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27个、
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12个,从支撑重大工程的电力装备,到破解环保难题的专用设备,再到领跑行业的轨道交通装备,一批“经开造”正以硬核实力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由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PCS-8100-300M-64kV柔性低频输电换频阀是低频交流输电系统中实现工/低频转换的核心装备,适用于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陆上新能源汇集与送出、直流落点地区潮流疏散、多岛屿互联及电缆化城网供电等场景,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全国首个高压大容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近日,该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产品首台(套)装备,为全市唯一。
截至目前,博瑞电力已累计获得3项省级首台(套)认定、1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认定,产品覆盖特高压、柔性交直流、新能源装备等高端领域,成为行业创新的标杆企业。
技术员熟练地操作设备,伴随着行车的起吊声,焚烧炉排钢架起吊上架、安装就位。在位于遥观镇的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从焚烧炉排钢架进厂到装配、再到上总装架验收合格、装车发货,整条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
无独有偶,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的“高热值固废焚烧水冷炉排炉装备”成功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这套装备可处理一般工业固废、高热值生活垃圾、生物质等多种物料,适用热值范围宽达每千克3000千—5000千卡,热效率与设备寿命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企业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装备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攻克了多源高热值固废焚烧处理的行业难题,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
中车戚墅堰公司机车总装车间内,7台复兴N5C型内燃机车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即将交付客户。这款为国家干线货运量身研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机车,凭借领先技术获评苏锡常“首台(套)”,截至2025年7月已累计销售49台,其中已上线运行的35台机车的运行里程突破400万公里。
公司产品设计部副部长赵宁细数着产品优势:“机车装车功率3530千瓦,轴重25吨,设计时速120公里,拥有22项发明专利,排放水平达到EPA Tier3等级,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通过标准化、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智能互联与节能环保的双重突破,与既有车型相比,同等工况下节油效率提升13.3%以上,爬坡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内燃机车研制的重要企业,中车戚墅堰公司始终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其中和谐N5B型调车机车的市场占有率达60%,而复兴N5C型机车的研发,更是企业响应国家铁路装备升级需求的主动作为。从2018年启动研发到2023年取得生产资质,再到2024年批量交付,这款机车的成长轨迹,正是“首台(套)”装备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认可的典型路径。
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建华深有感触:“‘首台(套)’的价值不仅在于‘第一台’,更在于通过持续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太焦线15台机车上线时,我们派技术人员全程跟车,收集数据、优化改进,正是这种‘用中学、学中改’的模式,让产品不断成熟,赢得市场信任。”
据规划,未来10年,FXN5C将成为我国货运内燃机车的主力机型,持续领跑行业升级。
“在技术上不断琢磨、不断精进,向极致不断靠拢,这是‘经开制造’十分擅长的事。”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滨表示,“首台(套)”的持续涌现,绝非偶然,而是产业生态厚积薄发的必然。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让‘经开制造’既有单个产品的‘尖’,更有产业链的‘强’。”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常州经开区出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23—2027年)》。
在低空经济、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建链”,抢占发展先机;在轨道交通、智能电机、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链薄弱环节“补链”,强化短板攻坚;支持龙头企业“延链”,加强上下游协同,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平台搭建,常州经开区正持续为“首台套”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保驾护航,让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