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热浪奔涌,常州经开区的招商战场同样热潮澎湃。
日前,一支招商“铁军”南下鹏城深圳,重点瞄准“新型电力装备产业”方向,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这一招商行动的背后,是常州经开区立足区情的务实考量与精准研判。
常州经开区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稳固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根基的同时,需要通过技术赋能优势提升,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辟增量空间。经过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的精细梳理,兼具“高端装备制造”与“绿色能源技术”双重属性的新型电力装备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区域开辟新增长空间、引领产业跃升的战略选择。
“今天的招商力度,映照着未来的发展高度。”常州经开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招商综合处处长周瑜说,围绕构建“1028产业体系”,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长期培育产业生态的决心,在“四特三新三潜”特色产业集群及新能源、合成生物等未来领域积极布局。
今年1—6月,全区成功引进“2158”工程项目69个,完成年度目标近70%。法国精密电机、激光水平仪、人体指标检测仪器,以及新能源物联网基地等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相继落子。
“量级突破的同时,项目结构更显优化。”周瑜说,既引进超10亿元重大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35个形成“顶天立地”支撑,又敏锐转向现有企业培育,成功推动多个投资超3000万元的“小而美”项目增资扩产,形成“铺天盖地”活力生态。
选商看专业,引商看水平,招商工作始终是检验城市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标尺。一直以来,常州经开区通过精准施策、多维发力,持续提升招商效能,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招商生态。
在精准“产业图谱”方面,着力构建“链主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以新型电力装备领域为例,通过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锁定电力设备巡检、微电网集成、检验检测等核心需求,系统建设已全面启动,虚拟电厂平台开发进度达80%,同时,投资4.93亿元启动建设的25个智能微电网项目中,已有10个建成投用,建设进度位居全市第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锻造一支“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的招商铁军,构建“国内+海外”多维网络,国内聚焦长三角等科创高地,海外派驻小分队深耕欧亚市场。
另外,依托基金招商,通过科创飞地、人才计划与产学研融合强化科创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已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5家,7家企业创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企业入选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全市最多。
拼服务精度,拼产业生态,拼资源整合。唯有以多元路径破局,聚百舸争流之势,方能让常经开的招商版图真正迎来“暑风满塘”的繁荣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