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由多方专业力量参与的公益帮扶行动下,七岁的孤儿小陆(化名)逐渐打开内心,拥抱阳光。他从一个抗拒学习、情绪敏感、行为退缩的儿童,到如今可以主动完成作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小陆的改变,得益于“横有爱”社会救助项目精准、温暖且持续的多维度关爱体系。
小陆是一名社会散居孤儿,父母于2022年和2023年相继因病离世,身边再无直系亲属照顾。从安徽赶来的大伯大妈承担起抚养责任,依靠做保安和打零工维持生计。然而家庭的重大变故,特别是早期心理创伤,母亲离世时他曾经历三天独处,使他进入小学后出现严重适应障碍:拒绝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拒绝进入课堂环境。
“横有爱”项目组在摸排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介入,成立涵盖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的专项小组,从经济援助、心理重建、教育支持和家庭赋能四个层面实施系统性帮扶。
物质帮扶是基础。项目组不仅协助小陆申请每月2390元的困境儿童补贴,还在入夏前为他安装空调,改善学习和睡眠环境。同时,项目组链接本地资源,帮助大妈获得居家手工机会,每月可为家庭增收800元,缓解经济压力。
心理修复是核心。针对小陆安全感严重缺失、社交敏感等情况,心理咨询师通过每周一次的游戏治疗与绘画治疗,缓慢但有效地帮助他表达压抑情绪,建立对外界的信任。项目组还持续对其大伯大妈进行养育技巧指导,提升家庭情感支持的质量。
教育支持是关键。志愿者每周两次上门辅导,通过趣味化学习、任务拆解和积极激励,小陆逐步建立学习习惯。从拒绝执笔到字迹工整、从坐不住到专注听课,他的点滴进步让所有帮扶人员深感欣慰。
数月之后,小陆的变化显而易见:情绪行为方面,从拒绝互动到主动牵手、寻求拥抱,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对陌生人的焦虑情绪显著减少;学习表现方面,书写变得规范,学习态度积极,开始愿意接受学习任务并尝试自主完成;社会融入方面,今年暑假,他主动加入“横有爱”公益暑托班,在同辈互动中体验快乐、重建自信。
“横有爱”社会救助项目并未止步于短期援助,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通过节日定期走访、补贴持续发放、家庭能力建设、专业心理介入等多重机制,真正实现从救助到赋能、从物资支持到精神关怀的跨越,充分体现横林镇在社会救助与儿童保护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温度——“孩子不再被孤立,每一个童年都应在爱中安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