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丁堰街道联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上海稳岗就业服务中心常州联络部,在红石榴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文脉相承・技艺共生”非遗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非遗互动、文化宣讲、结对共建等形式,深化非遗文化交融、凝聚民族团结共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慧,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妇联主席胡艳妹、创意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祝燕芳,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上海稳岗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潘晓杰、副主任周才千等出席活动,常纺师生、少数民族群众、社区居民等30余人参加活动。
潘晓杰主任致欢迎辞,她表示,愿与驻地街道、常州纺院一起为各民族来常生活工作的人们做好服务,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I主持人“小石榴”生动讲述街道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展现丁堰各民族共荣发展景象;常纺师生以青年学子的视角,通过短片《常州传统文化传承之博物馆文创的开发》讲述了将地方非遗资源向现代文创产品转化的实践探索;三都水族自治县宣讲员介绍水族历史文化及“水族三宝”(水族马尾绣、水书、水族端节),引发现场群众浓厚兴趣;巾帼宣讲员分别以《奔腾的那些年》《非遗美食与电商融合》为题,讲述中国机车发展历程及传统技艺创新路径,传递奋进力量。现场还举行了结对共建仪式,创意设计学院党总支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上海稳岗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签约结对,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发布“非遗数字活化计划”,明确了数字资源建设、AI 技能培训、“水常共生”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等重要行动。随后的非遗文化访谈中,三都水族自治县宣讲员韦盛能、水族非遗文化传播大使潘清芳和常纺创意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徐静3位访谈嘉宾围绕“跨民族非遗文化融合面临的挑战、多元文化共生模式为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哪些独特突破口”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在互动环节,大家现场体验了马尾绣、水书、乱针绣、掐丝画等非遗文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香囊,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当乱针绣遇见马尾绣,将碰撞出跨界文化新创意、解锁民族团结新体验,街道将持续以非遗文化为纽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