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横林镇江村后青墩自然村新建健身广场正式投用,村民在广场内围绕新安装的健身器材开展活动,反响良好。该广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自10月24日启动建设以来,仅用10天便完成场地清理、设施安装等工作,实现从“脏乱差”闲置地到“美而优”健身空间的转变,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村民的民生期盼。
乡村公共休闲健身设施不足,是不少村落面临的共性问题。后青墩自然村一处闲置空地长期被杂物占据,既影响村容村貌,也造成公共空间浪费,村民休闲健身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民情走访中精准捕捉这一诉求后,江村村委迅速启动健身广场建设项目。
为确保广场建设贴合村民需求,村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从器材种类选择到场地布局规划,充分吸纳群众合理建议。资金筹集过程中,通过内部自筹与向上争取相结合的方式,三天内筹集资金3万余元,同时积极对接横林镇相关部门,成功争取到包含漫步机、太极轮、上肢牵引器在内的一批专业健身器材,为广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11月1日,广场建设正式动工。在村委的组织协调下,十余位村民与村联防队员自发参与施工,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清理垃圾、搬运废料、平整土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得益于干群同心的实干劲头,仅用两天便完成场地清理,后续混凝土浇筑、器材安装等工序稳步落地。
如今,走进健身广场,崭新的健身器材整齐排列,平整的地面干净整洁,桂花树随风摇曳,昔日的杂物堆已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幸福地标”。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健身广场逐渐热闹起来,欢声笑语弥漫村落。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晚上多是在家看电视或凑在一起打牌,如今健身广场成为新去处,不仅锻炼了身体,邻里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乡村氛围愈发和谐。
小小的健身广场,不仅补齐了乡村公共设施短板,更成为凝聚民心、涵养乡风的重要平台,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深刻内涵。下一步,江村将制定完善广场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器材维护与卫生清洁,持续保障健身广场的正常使用,让这份民生福祉长久温暖人心。
从杂草丛生到桂花飘香,从闲置空地到活力广场,江村以十天攻坚的实干成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未来,江村将继续践行民生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融合实践,用更鲜活的成效书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