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今天的戚墅堰工房十一区,道路整洁,绿意盎然,安保人员在岗巡逻……这番景象,在物业进驻之前,是许多居民不敢想的。我们走访了几位老住户,听他们聊聊小区的“前世今生”。
“心里踏实多了!”——王阿姨的“安全感”
“以前那个门禁形同虚设,啥人都能进来,晚上出门散步遇到点人心里都咯噔一下。”住在三号楼的老居民王阿姨感慨道,“现在好了,有保安守着、巡着,生面孔进来都问一问。晚上楼下亮堂堂的,闺女也放心让我自己下楼遛弯了。”物业进驻后带来的这份“安全感”,是王阿姨和许多邻居最满意的变化。
“车好停了,心不堵了!”——李师傅的“顺畅感”
对于李师傅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停车难”。“以前下班像打仗,抢不到车位是常事,消防通道也总被堵着,看着就揪心。”李师傅指着如今规划有序的停车位说,“现在管理规范了,乱停乱放的少了,回来晚点也能找到地方停。听说还在规划解决充电问题,‘飞线’看着就危险,改掉真好!”
“环境干净了,看着就舒心!”——汪师傅的“整洁感”
说起环境的变化,汪师傅最有发言权。“以前垃圾有时清得不及时,角落里还能看到堆放的杂物。现在你看,天天有保洁员打扫,垃圾投放也规范了,整个小区清清爽爽。”他笑着说,“环境一好,人的心情都跟着变好了,大家也更愿意维护了。”
“我们说话管用了!”——薛阿姨的“参与感”
物业进来,不是“单干”,而是和居民们“一起干”。街道和社区一次次上门听意见、开议事会,薛阿姨都参与了。“选物业、定方案,都让我们投票、提意见,感觉我们说话真管用了!”薛阿姨对前不久的重阳节活动赞不绝口,“就像那次活动,物业操办,我们居民出节目、当志愿者,热热闹闹的,这才像个大家庭的样子。”
大家的期待:好日子还在后头
聊天中,居民们也道出了新的期待。听说小区要建社区食堂,王阿姨很期待:“我们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食堂要真开起来,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薛阿姨则对“朝花溪拾”议事厅很感兴趣:“以后有个固定地方让大家坐下来商量事,挺好!”
物业的进驻,为这个老小区按下了“焕新键”。居民们是变化的见证者,更是参与的推动者。正如李师傅所说:“日子是大家一起过的,物业真干事,我们真支持,这小区肯定越来越好!”
相信在居民和物业的共同努力下,戚墅堰工房十一区的美好故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