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湖)排污口是连接水里和岸上的重要节点。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量大面广、类型复杂,排污口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关键环节。为有序有力推进落实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常州经开区多措并举,通过“查、治、管”三项措施,严把入河水质关,拧紧入河排污口“阀门”。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圩墩路戚墅堰大桥旁东10米南岸1、2号城镇雨洪排口位于京杭运河苏南段沿线,溯源排查时发现该排口存在水质超标和晴天流水问题,大量生活污水通过该排口排入京杭运河,不仅影响京杭运河水质,而且产生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开展排查溯源是实施入河排污口精准监管的必要前提。前期,丁堰街道采取机器人勘探等技术手段对该处排口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溯源排查。经排查,判断该处排口是因何苑污水压力管破裂,污水经地表径流至雨水管网导致水质超标和晴天流水。目前,破裂管网已完成修复。
实施分类整治是实现入河排污口科学治理的必由路径。针对该处排口主要污染源是周边小区生活污水,戚墅堰街道、丁堰街道对附近居民家中排污管线进行合力摸排,发现有居民私自将生活用水接入雨水管网排入运河,造成污染。对此,生态环境分局与相关街道制定劳动东路市政综合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方案。在原有出户污水管处新建污水井,截断家中污水,避免污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同时新建污水管道,将居民家中污水接入劳动东路道路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彻底解决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入京杭运河的问题。
严格监督管理是入河排污口长治久清的保障。目前,该处排口已设立带有二维码的标识牌作为身份证明,并安排专人对排口加强日常巡查,杜绝问题反弹回潮。
经过整治提升、雨污分流,该处排口水质超标和晴天流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498个,其中问题排口81个,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