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杜晓镇,省残联二级巡视员高华峰带领各设区市残联赴经开区就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开展调研指导,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冯晖陪同。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经开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及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
经开区高标准打造“经心开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创新实践“三线四心五到位”工作法,“三线”是推动窗口筑在前线、队伍挺在一线、部门保持在线,“四心”是形成“耐心倾听、用心答疑、暖心化解、精心服务”的“四心融合”工作规范,“五到位”是场地、设施、机制、人员、服务“五项到位”,实施窗口接待信访、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事项一站式受理、平台统一分类处理的模式,简单事项窗口直接办结,复杂事项由窗口受理分流至专门部门对接处理,全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满足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经开区残联联合区司法局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挂牌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站,专设残疾人法律救助室,提供“一对一”法律救助服务,每天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法律援助志愿者轮岗值班,同时配备1名负责人具体承担管理及对接协调工作,为残疾人提供精细化的法律救助服务。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共计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26件,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免费代拟法律文书80余次,彰显出残疾人法律救助站残疾人服务的积极作为。
杜晓镇对经开区残联为残疾人提供的“区—镇(街道)—服务机构”三级法律救助网络表示认可,他强调,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要持续加大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力度,探索创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继续深化法律救助服务质效,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多样化需求,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法援护航,爱满经开。下一步,经开区残联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坚持以残联法律救助工作要求为引领,通过平台联建、资源整合、爱心共联三大举措,将法律服务延伸至残疾人生活第一线,切实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的享有和实现,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